亮堂的大炕屋、宽敞的厨房、现代化的卫生间,走进延吉市朝阳川镇柳新村贫困户张发明家中,40平方米的新房里整洁干净,暖意融融。“都是党的政策好,给我盖了新房,还帮我脱贫。”说起生活的变化,张发明满脸喜悦。
张发明今年64岁,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支气管哮喘。过去的30多年,他一直住在泥草房里,冬天冷夏天热,墙裂屋斜,一遇到大雨天更是不敢睡觉,房子随时都有可能倒塌。
2017年8月,延吉市开展“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建档立卡精准识别核查行动。柳新村驻村“第一书记”荆伟立刻带人到张发明家,经过“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评比”五步识别法,张发明被精准识别,纳入贫困户。
同年10月,村里在张发明原先的老房子上就地重建,仅用不到2个月的时间,张发明就住进了新房。“房子动工那天,我就感觉我的穷日子要到头了。”回想起当时情景,张发明仍激动不已。
自从搬进了新房,张发明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以前,每年收入全靠土地租金才不到四千,光吃药就要三千多。现在,看病吃药都不花钱了,镇级医院报销95%,市级医院报销85%,剩余部分由市政府全部兜底,还有专业医护人员定期来给我检查身体。”张发明笑着说。
坐在炕头,张发明从柜子下面拉出一个铁盒子,里面装着扶贫手册、精准扶贫健康卡、体检记录、产业分红的信封等,他把这些一一拿出来,如数家珍,越说越有劲儿:“市里领导、第一书记经常到家里看望我,给我拿米拿面,镇里的医生上门来给我看病送药,家里人气儿不断,困难一件件都解决了,这真得好好感谢共产党。”
住房条件改善了,基本医疗有了保障,收入更是翻了几番。张发明自己算了一笔年收入账:15亩土地租金2000元、租地补贴1370元、粮食直补586元、计划生育金960元、镇里统筹产业分红1084元,光伏扶贫项目分红3000元,仅这几项收入就近万元,是原来一年收入的3倍。
苦日子总算是熬出头了,张发明百感交集:“现在腰包鼓了,房子也是新的,不愁吃不愁穿,看病还不花钱,这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啊。”
新生活、新面貌也让张发明的思想发生了新转变。每天张发明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还经常到村里帮忙干活,除草种花。“生活好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将就对付了,自己家干净,也得让村里干净,给村里建设贡献一份力量。”(稿源:延吉新闻网 记者:翟宇佳)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