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蛟河“三早”备春耕促“减粮增特”
发布时间:2017-04-26 16:36:2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记者 王永范 通讯员 陈爽)眼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为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吉林省蛟河市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动,积极开展农资储备供应、金融贷款、农资市场监督、种植结构调整、科技培训等工作,全力确保备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蛟河市委、市政府立足实际,多措并举,及早谋划和部署全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落实《2017年蛟河市种植结构调整指导意见》为突破口,按照《2017年全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实施,目前结构调整基本完成,种植结构更加合理。
围绕全省提出的“一减十增一促”的总目标,结合该市的资源禀赋,落实全市籽粒调减任务5.5万亩。主要增加水稻、大豆、粘玉米、杂粮、中药材、晒烟、薯类等10个作物的种植面积。实现减少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大豆、水稻等作物种植面积,通过种植结构调整实现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依托轮作试点补助项目增加优质大豆、杂粮、薯类、青贮玉米等作物种植面积,确定重点区域新站镇等6个乡镇街作为轮作试点乡镇;通过提升灌区灌溉能力实施“旱改水”调减,以天北镇等四个水稻栽培主产区为重点,进一步增加优质水稻种植面积;依托高标准农田项目,提高农产品质量;依托优势产业,增加黑木耳、灵芝、晒烟种植面积;积极筹备外出考察学习,探索山葡萄、非林地参、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种植,为宣传指导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目前农资储备充足,2017年,蛟河市计划用种量4550吨,已到户2250吨,种子入户率近50%,水稻入户量最大,计划用种600吨,已经到户420吨;其次是大豆入户较多,计划用种700吨,已经到户475吨;玉米种子近日入户量增大,计划用种3250吨,已经到户1020吨。
科技培训百花齐放,为提高广大农民科学种田水平,蛟河市农技推广系统、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构、特色产业发展中心等部门先后开展了各类科技培训班。以集中培训、成立小分队科技服务下乡、农民田间学校等形式宣传新品种、新技术,截至目前,蛟河市已开展各类培训班525期,大型集中培训15次,科普大集5次,累计培训6.5万人次。
银行资金准备充裕,2017年,蛟河市备耕需投入总资金82000万元,目前已经筹集资金43000万元,各大银行放宽贷款条件,土地经营权证、流转合同等抵押贷款方便,农资购买资金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全面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已检查农资销售门店140余户,种子品种270余个,抽动执法人员50多人次,保障农资销售环节安全。(稿源:蛟河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刘桂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