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曹丹)为加快推吉林省蛟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蛟河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打造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的“蛟河速度”为目标,创新推行社会投资工业类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改革。
建章立制,强化机制建设。蛟河市探索制定出台了《蛟河市社会投资新建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制度改革实施细则》和《蛟河市社会投资新建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制度改革实施细则》的解读说明。以企业自主申请为前提,各审批部门全面提前介入,全方位提供咨询服务,变部门“坐等”审批改为主动“靠前”服务,通过机制创新,再造审批流程,变分步串联模式改为联审联批、模拟审批意见共享互认,为加快全面推进“拿地即开工”审批制度改革夯实了制度保障。
高位推进,抓好保障落实。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蛟河市社会投资新建工业类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总指挥部”和“拿地即开工”联席会议工作专班,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相关部门有效联动的工作机制,高位推动,周密部署,精心安排,狠抓落实。
改进革新,跑出“蛟河速度”。创新推出“信易+工改”守信激励制度,构建“领办代办”“容缺受理”便民新格局。在政务大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窗设立“拿地即开工”窗口,实行项目秘书全程包保,为企业提供项目手续帮办、领办、代办、督办等服务,同时,对信用良好的企业,相关职能部门对其实行先受理后补证的“容缺受理”制度,优化项目审批服务,最大限度地提升审批效率。
“拿地即开工”审批的推行,充分利用土地摘牌前的等待期,采取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等举措,提前开展后续审批,极大地缩减了审批时限,在土地摘牌后5个工作日发放施工许可,加速了企业开工建设的步伐,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优化了蛟河的营商环境。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