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好人健康卫士评选个人主要事迹
发布时间:2017-05-01 17:48:5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记者 王永范)李雪岩,女,39岁,白城中医院骨科护士长。从事护理工作20年来,李雪岩始终任劳任怨地战斗在白城急救骨科第一线,秉着救死扶伤的服务宗旨,用精湛的技术和高尚的医德实现着自己的梦想。李雪岩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与人为善,视病人为亲人,深得患者和同事的好评。并且多次在白城市护理协会和省护理协会评优折桂,在国内发表论文数篇,在白城市科技局获得科技进步奖3次。
由于年少时体弱多病,李雪岩不得不常常去医院,在治病的过程中,深深地被白衣天使的无私奉献精神所感染,便从小立志要做一名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报效祖国。在经过吉林大学护理专业的系统学习,李雪岩以优异的成绩走出校园投身于工作岗位。她初到白城中医院护理部,便毅然选择了医院最忙的创伤骨科,在忙碌中学习,在忙碌中进步,尽心尽力,扎实工作,主动挑起工作重担,在工作中勤思善学,先后获得多项科技发明奖项。
在非典来临时期,李雪岩顾不上怀孕初期感染病毒容易流产的风险,为了治病救人,毫不犹豫地参与到了全市抗击非典第一梯队。当时有人问她,“你不要孩子了?这么拼,值得么?”她却说,“舍小家为大家,当然值得。这是做医务工作者必须要有奉献精神,患者有困难需要我,我就应该伸出援手;国家有困难需要我,我就应该冲锋在前。”
同年夏秋,李雪岩负责ICU病房患者护理工作。当时医院还没有中央空调,天气十分炎热,她挺着孕期的大肚子为卧床病人翻身防止褥疮,纵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也从没叫一声苦、喊一声冤。有的病人卧床便秘,她就钻到床下为病人灌肠,一遍两遍三遍未果,她就干脆带手套用手取。有的病人脑外伤合并肺内感染痰咳不上来,憋得呼吸困难,她就直接带手套为病人清理,用注射滴管为病人紧急吸痰……那一幕幕紧急时刻,她都是未曾犹豫过,舍己为人,大爱无疆。
儿子眼中,她是一个关心甚少的“坏”妈妈。
李雪岩不仅是一名护士,还是一个孩子的妈妈。当工作与家庭发生冲突时,她满怀对家人、亲人的愧疚,选择了工作,选择了付出,选择了奉献。为了干好工作,怀孕时,她就经常挺着个大肚子在病房里匆匆的跑来跑去,尽管经常出现妊娠反应,但她仍然这样,一直坚持到临产。儿子出生后,她每天早出晚归,很难尽到一个母亲的职责,常常因工作忙碌而忽略了儿子的成长健康。在孩子两岁多的时候,她夫妻二人均在外忙着急救工作,深夜忙完回家才发现,孩子独自在家高热38.7℃而沉睡……而且孩子从小由于缺少照顾,常常胃痉挛,还一度轻度自闭、口吃……孩子在5岁前始终是幼儿园中是最瘦小的那一个……连孩子的老师也是不时报怨:“真没有见过像你这样的护士,为了工作,不管不顾自己的亲生儿子!”可是,她就是这样一个人,工作中她想的最多的不是自己的儿子,而是住院治疗的患者。因为,她是一名护士,一个白衣天使。
同事眼中,她是一名技术过硬的好干将。
近几年,医院配合市里搞科研及迎接省中医药管理局调研护理工作,李美岩视病人如亲人,积极主动热情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在业余时间组织优秀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总结经验,用普通的骨科器械代替进口高额微创设备。省调研组高度赞赏:在西部硬件医疗条件这样水平的医院,能有这要不辞辛苦,乐于专研,积极向上的团队,拥有着一种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这种精神恰恰正是我们每一位医务工作者进步向上的基石。
同时,李美岩还是个恪尽职守、廉洁自律的好护士。病人家属出院前为感谢医护人员的辛劳,特地为其送来一筐鸡蛋,可她情系患者,坚决不拿患者的一针一线,让见习护士按市场价存患者的住院费里。
虽然她工作是平凡的,时时刻刻伴着病人,听的是呻吟,见的是焦躁、痛苦和烦恼,开不完的医嘱、打不完的针、发不完的药……但她却在平凡中点燃了千万患者的生命之火,用辛勤的汗水滋润了千万患者干涸的心田,让生命在这里双手中诞生延续……
奉献最美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李美岩已经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了17年。这17年的光阴里,长长的病房走廊、宁静的病室,到处都留下了她的汗水和足迹。
李雪岩常说,“我就是一名平凡而又普通的护士,我会用我的爱心来对待每一位病人,让他们感受到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温暖。”在今后的工作中,李美岩定会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用心去服务,用爱去感化,将满腔的热情奉献给她热爱的护理事业,把真挚的爱心送到每一位患者的心中。
责任编辑:刘桂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