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感动国培”年度校长、吉林省延吉市依兰镇北兴小学校长陈君
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这既是吉林省延吉市依兰镇北兴小学的办学理念,也是校长陈君坚守终生的教育信念。
1993年7月,陈君走上教育之路,成为一名老师。转眼间26年过去,他一直从事农村一线教育教学工作,担任过普通教师、大队辅导员、教导处副主任、主任、副校长、校长等工作,但是他的那份教育初心从未改变。
百年树人 奠定良好人生信念
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那么在学生入学之初,学校能教给他们什么?陈君一直要思考这个问题。
“老师好!”“阿姨好!”走在北兴小学校园里,经常有学生主动与人打招呼,学生彬彬有礼、落落大方。孩子们这些简单的“举手之劳”,正是陈君给学生带来的最基础的变化。
北兴小学位于城郊接合部,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80%多的孩子来自进城务工人员家庭或是农村家庭,有许多小细节不足。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陈君从礼貌、言行等小细节抓起。
行有所止,为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让学生从踏进校园那一刻起就产生一种亲切、愉悦感,逐渐形成认同感。提炼出理想学生形象关键词,即“雅行”“乐学”“灵气”“阳光”,潜移默化树立学生心中的人生信念。
特色带头 开启文化传承创新
教育家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评论它的校长。”北兴小学的陈君校长是一个有着特色办学理念的校长。
在谈到理想学校状态时,他说:“在学校要有三种声音,即朗朗的读书声,学生的欢笑声,悠扬的韵律声。”朗朗的读书声就是学生们学习的声音,欢快的笑声就是学生们在学校的生活愉快,悠扬的韵律声就是有着声乐和谐共鸣之声。
为此,他结合学校的实际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建立了“你在我心中很重要”的行动纲领,以实际行动践行“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校风,“乐教、会教、善教”的教风和“乐学、会学、乐读”的学风,源源不断地产生着净化、强化的磁场效应。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曾倡言:“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一所学校建立特色是非常重要的,特色教育往往是转变学校形象的一个突破口。”
在工作中,陈君将其贯彻于全校教育始终,在探索中走出乡村学校特色教育发展之路。
2016年,他在学校确立了“诗笛”办学特色,提出“吟诵诗词三百首,吹奏陶笛千百回”特色活动,开展“诗笛”教育,开发“诗笛文化”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在体察和感悟中提升人文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社会核心价值观。
通过“两本”、“两培”、“两训”进行传习提升陶笛演奏技能。“诗”“笛”结合,学生在吹、唱、吟、诵、演中快乐学习。学无拘束,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自由生长”。
学校陶雅乐团连续三年参加了中国吉林网网络春晚和延吉少儿春晚的录制;2017年学校陶雅乐团在浙江省嘉兴市举办的“风雅陶笛国际艺术节”上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夺得“全国校园陶笛艺术大赛金笛奖”。
践行素质教育 打造新“六艺”课程体系
陈君探索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提出并践行“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素质教育模式,构建利于育人目标生成的诗、书、礼、乐、 数、术新“六艺”课程体系,确立诗以道志、书以道理、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数以道分明、术以健身心六大课程目标,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积极推进学校社团课程,坚持以个性发展与专长为导向,普及性社团与精英社团相结合,鼓励学生全员参与,发现兴趣,发展特长,找到自信,走向成功。
强化教师课程的意识。针对校本课程内容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师资培训,转变教师原有观念,实现身份由“学科人”向“项目人”的过渡,提高教师课程意识和课程实践能力。
倡导“你在我心中很重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顺应学生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倡导教师职业精神,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关注教师身心健康,促进教师健康成长;提倡师长之间相互认同,倡导家长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家校协同,实现双赢。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6年的努力,陈君先后获得全国英雄中队建设“全国十佳校长”、教育部基础育课程改革重点项目研究与实验先进工作者、国家级课题研究实验优秀校长等荣誉。2018年参加教育部“国培计划”第91期小学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并担任班长;2019年,被评为2018“感动国培”年度校长,成为吉林省参培校长中唯一获得此项荣誉者。(作者: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刘源江)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