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最美的坚守 35年“巡”幸福

发布时间:2019-04-30 23:34:4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爱国情 奋斗者”:吉林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金光云先进事迹

 

当城市的流光、夜晚的霓虹铭刻着岁月祥和的气息,当一条条、一座座电力架构点缀着这片土地的雄浑壮丽,我们在隐约中触摸到了一扇写满斑驳荆棘的门,指引着高山、河流背后的路,那里可以窥见泥泞、冰雪,还有“英雄”的影子……

金光云,57岁,中共党员,国网延边供电公司安全监察队副队长。18岁那年,他接过父亲的班,成为一名送电工人,一干就是35年。他凭借着内心的那份执着和坚韧,严冬酷暑,风雪征程,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电力企业中最苦、脏、累的工作岗位,无怨无悔。2013年以来,他先后被授予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劳动模范、吉林省劳动模范、吉林好人、吉林好人标兵、中国好人、第四届吉林省道德模范暨吉林好人2014年度人物提名奖、国家电网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国家电网公司最美国网人-敬业楷模等多项殊荣。2012年年初,他的事迹在央视一套“吉林延边:师徒俩的巡线路”、央视新闻频道“走基层最美中国人——吉林:巡线工的幸福时代”、央视国际中文频道“最美中国人”相继播出。2016年2月7日除夕夜,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在岗位——大山深处的电力巡线工》中,我们再一次看到他的身影。2016年4月,金光云同志作为吉林省唯一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在人民大会堂接受颁奖。

勤用功练就“火眼金睛”。“安全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这是他的座右铭,巡视时任何线路设备隐患都逃不过他的眼睛,经他手检修和处理过的缺陷从未发生过任何差错。

刚参加工作那年,金光云在单位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你干这行,能达到你父亲一半就好……”金光云知道,这是对父亲工作的褒奖,也是对今后自己工作的期望。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不给父亲丢脸。年轻的时候,为了提高技艺,金光云总是早早地来到单位,在模拟练习场比别人多练习技艺,碰到难题就向老师傅请教。从班员到班组安全员、班组仓库保管员、班长,金光云走的每一步总是踏踏实实。每当有检修任务时,作为班长的他总是第一个来到单位,准备一天工作所需的工器具。凡是跟金光云巡过线的同事们都见过他手中的“宝贝”,那是金光云自己手绘的巡线手册。延边电网163条66千伏及以上线路,哪里有山谷、河流,经过什么村屯,铁塔状况如何,他都了然于胸,他也因此被称为“活地图”。

2003年秋季雨夹雪肆虐的一天,220千伏江敦线在两江山谷里中的68至69号塔之间,一棵粗到一个人双臂张开也搂不住的大树,倾倒压在导线上。对倒树进行分断切割清理时,出现了一个意外,巨大的树悬空挂在了导线上。天色已晚,为了及早送电,现场工作负责人决定,必须有一个人爬到导线上检修。熟知高空作业的人都知道,这非常危险。但金光云却主动请战,理由是他经常处理导线断股比较有经验。当他系着双安全绳吊在导线上,就在最后一根树枝被他锯断脱离导线的同时,截面积400平方毫米、紧绷着的导线像张弓将他向上急速弹出4米多高,又迅速回弹下来。地面上的同事眼睁睁地瞅着他飞上飞下,心都悬到了嗓子眼。导线上下舞动十几次后,才静止下来。当他在同事的鼓励下,一米一米攀爬导线来到塔端,最终回到塔下时已脸色煞白。地面上的同事们一拥而上,帮助他解开安全带,借着应急灯打来的光清楚地看到他的腰部一圈被安全带勒得掉了皮,渗出血筋。

苦中乐享受“巡线人生”。回首工作的35年,金光云从来没有带着不良情绪投入工作,也从来不会因自己的私事耽误工作的进程,他总是以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几十公里枯燥的巡线路常常是两人一组,有时甚至是只有一人。在多年的工作中,金光云“自学成才”地学会了一种本领,叫作自娱自乐。自己巡线的时候,他时常哼哼小调给自己解闷,或者采些野花野草,抓只蜻蜓、蚂蚱逗乐。他说,唱歌可以给自己壮胆,有时自己巡线时也怕野生动物出没,我一哼歌,一来可以解闷,二来也吓跑动物,一举两得。

在班组里进行任务分工时,大伙儿总能听到类似于这样的话,“你身体不好,今天这活儿地形不好,我熟悉,你别去了,我去!”尽管身为班长,金光云从未用手中的权力让自己偷懒,反而是每次都将最苦、最累的活儿留给自己。延边地区素有“八山、一水、半草、半分田”之说,这在他人看来代表着物产丰富、风景秀丽;而对于巡线的电力工人来说,这意味着更大的工作难度。看似同样路程的巡线任务,金光云的路段总是山最陡的、草最深的。每次巡线,金光云和同事都要准备一架望远镜,一个装有扳手、钳子、螺丝帽等工具和材料的背包,再加上自备的食物和饮水,负重二十多斤翻山越岭。一天几十公里的山路走下来辛苦不说,还要时刻注意隐藏在山野树丛中的危险,蜱虫、毒蛇早已司空见惯,与野猪、狍子等动物的偶遇也时有发生。在山上最难受的还是恶劣天气和缺水少食。有时,他会变戏法似地拿出一个鸡蛋给一起巡线已饥肠辘辘的年轻人,因他熟知每条线路地形及长度,准备得更周全。有一年夏天,金光云和几个年轻同事一同巡线,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地里的土似乎都要冒了烟。随身携带的水很快就喝完了,金光云一边巡线一边找水源,结果一无所获。最后,饥渴难耐的他竟伏下身子,吮吸起地上牛蹄坑里的积水。在场的年轻人都惊诧地把眼睛瞪得老大,他却笑笑说:“我还是最喜欢冬天,因为满地的积雪都可以用来解渴,含在嘴里像砂糖一样舒服。”

师带徒传承“送电精神”。金光云在工作中创造出很多个第一,其中之一就是在工区收的徒弟最多。他培养的5个徒弟,现在都已经发展成为送电工区的中流砥柱。

工作中,他对徒弟要求很严格,每个工作方法他都会让徒弟比正常训练计划多练习几遍。他常说:“干咱们这行,你们认我当师傅,就等于把命交给了我,我得对你们负责!”而在生活中,他是最贴心的长辈和家长,徒弟们的情绪波动,都逃不过师傅的“法眼”,他总会及时帮他们排忧解难。

有一次,他带着一位刚大学毕业入企的徒弟一起安装驱鸟器。完成第一座山上一基铁塔上的安装任务后,当他们爬上第二座山顶的铁塔脚下喘息未定时,只见徒弟冲向装驱鸟器的箱子一脚飞踹,将他们刚背上山顶的六七十斤的驱鸟器踹得翻滚到了山下。金光云默默地下山,默默地检查设备,确认没有损坏后,独自一人将六七十斤的驱鸟器默默地背回山顶,默默地登塔安装。本以为会受到严厉责罚的徒弟,看到师傅一句责备的话都没有说,却坚持身体力行地继续工作,也自觉而坚忍地跟上了师傅的脚步。那位徒弟忆起当时,依然感慨万端:“毕业前很过多美好的幻想,工作后每天爬山登塔,心里特别失衡,感觉特别委屈、愤怒,落差太大!心想我念大学就是来干这个的?但在师傅的感化下,我对工作有了新的认识。”金光云说:“我理解他当时的心情,不需要责备。大学生是天之骄子啊,又是独生子女!现在,几百米高的山、几十米高的塔、几十斤的工器具,他都应付自如,已经是技术员了!只是脸比刚来时晒黑了许多。”

有人问他:你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吗?金光云当即回答:不怕!他说:“我年轻时,师傅就曾交待:一定要把送电工区的好传统传承下去。我现在当师傅带徒弟,先给他们示范,带他们登塔练胆,手把手地教他们上塔干活。干活时他们都抢着干,每一次完成一项工作,我都特别开心!”

徒弟们敬佩、喜欢金光云,金光云却说他很幸运,能拥有这些聪明、好学、上进的徒弟,师徒情深可见一斑。师带徒不仅传接的是技术,还传承了电力人“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精神。

2010年延边电网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突袭,金光云在这次抗洪救灾中奋勇当先,在对所辖输电线路进行特殊巡检中,及时发现220KV平延线335号杆塔防洪堤受到山洪冲刷而严重损坏。接到他的报告,送电工区紧急启动应急预案,化险为夷。在洪灾期间,金光云共对20余处防洪重点地段进行了巡视检查,所到之处,他都要全方位地对来水上游进行勘察,详细记录水文信息,拍摄电子照片,为今后运行工作留下宝贵详尽的第一手资料。在滔滔洪水面前,金光云虽然没有与洪水生死相搏的悲壮经历,但他默默坚守电网安全的精神却令人深深感动。

金光云凭着对工作的满腔热情,在送电岗位上辛勤地耕耘着,用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真正诠释了时代劳模精神。(采编:杨波)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