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市位于吉林省东部,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首府,全市幅员1748平方公里,辖6个街道、4个镇。全市常住人口65万人,朝鲜族占58%。目前,延吉市共有中小学、幼儿园55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1所、小学23所、初级中学13所、高中5所(含职业类)、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在校学生51559名,在职教职工5011人。
延边素有“礼仪之乡” “歌舞之乡”“教育之乡”“足球之乡”的美誉。延吉市作为延边州经济、政治发展中心,一直坚持以创办人民满意的全国一流民族教育为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具有鲜明的民族教育特色和区域特点的教育格局。近年来,延吉市市委、市政府瞄准人民“关切题”,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配置、财政投入、政策措施上,把教育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来抓,研究谋划教育改革发展大计,出台系列教育改革文件,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优先推进的重大民生工程、作为有效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集中力量推出了一批又一批“亮点工程”,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送出了一个又一个教育“红包”,交出了一份又一份“得意之作”,教育事业的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良好态势。
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加快推进教育项目建设,加大学位供给,优化资源配置。自2016年以来,教育投入达30.08亿元;新建、改建、扩建第三中学、第五中学、北山小学、建工小学、新蕾幼儿园、第十一幼儿园、延边州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学校、少年宫等19所学校和校外教育基地,新建达到抗震设防标准校舍面积约15.6万平方米;改造职业高级中学、第二高级中学、第四中学等12片运动场地。其中于2019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的延吉市少年宫总投资近2亿元,占地14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641平方米,分地上十二层,地下一层,并涵盖文化、体育、艺术、科技为一体,是办学特色鲜明、功能设施齐全,教学设备先进的综合性、多功能的校外教育场所。新少年宫已成为延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窗口,成为吉林省乃至全国校外教育基地的示范基地之一。到2020年底,延吉市公办幼儿园将达到18所,新增学位3380个,更好地优化全市公办幼儿园布局、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全市中小学各类实验室、图书室、功能室设施完备,数量充足。先后投入8000万元,完成了教育信息城域网、“三通两平台”建设,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教育信息化的全覆盖。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延吉市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加大力度优先保障教师队伍供给,自2016年以来,通过公开招聘、特岗计划、招才引智等措施共充实教师775名,其中公开招聘676人,特岗教师62人。不断完善市、区、校“三级研培”模式,加强名师、骨干、新教师的分层分类培训,市级财政每年安排教师专项培训经费,深入实施教师队伍大培养、大培训、大提升工程。建立大学区“名师工作室”,加强名师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2016年以来共认定省级学科带头人28人,省级骨干教师112人,州级学科带头人111人,州级名师41人,市级名师187人,市级骨干教师1648人。
学生素质教育成果显著。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构建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实施特色区域德育课程,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深入开展“亲情月”“心理宣传月”“科技周”等主题教育和实践体验活动,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探究出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总结提升”为主的教学策略。并始终高度重视特色学校建设,设立特色学校建设专项资金每校3万元,逐步形成七大类155个特色教育项目,实现“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特色建设格局。大力创建“校园足球城”,全面实施体育课程2+1足球教学模式,开发校园足球校本教材,全市共有32所学校被先后认定为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校园足球普及率100%。
民族教育改革全面深化。始终把朝鲜族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14年起义务教育段朝鲜族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高于其他学校,到2020年民族教育改革实验和教育科研专项资金按照2016年标准的200%拨付;设立朝鲜族普通高中优秀生奖学金。以构建朝鲜族民族教育区域课程体系为抓手,不断深化“双语”教学改革,小班化教育工作形成区域教育特色,全市朝鲜族学校小班化普及率达到100%。广泛开展民族文化和民族团结教育,继承优秀民族文化。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教育事关千家万户,寄托着每个家庭的希望和梦想。延吉市委、市政府将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乘势而上,举全市之力,不断推进学位建设、标准化学校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师培训、教育科研、人才引进等专项经费保障机制,持续提升教育供给质量,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为创建全国一流的民族教育先进地区而不懈努力。(稿源:延吉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