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前,刚满18岁的金某某持刀杀人后逃跑,从此便人间蒸发,渺无踪迹。潜逃的命案逃犯金某某成为了吉林和龙警方重点追捕对象,和龙市公安局从未放弃过金某某的任何蛛丝马迹,但一直未能掌握有效线索。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和龙市公安局启用了许多先进的科技手段,民警破案追逃的整体效能和核心战斗力有了极大的新突破,通过运用数据分析比对和信息研判,和龙公安成功将已经漂白身份多年的犯罪嫌疑人金某某抓获归案。
案发:
1992年6月5日晚6点,和龙市二中某毕业班30余名师生在畜牧局家属楼一同学家中举行毕业聚餐。晚8点左右,老师家中有事提前走了,见老师已走,同学们想借助毕业聚会的机会调解一下金某某、河某某两名同学的矛盾关系。但由于双方矛盾很深,互不相让,再次发生冲突,动手打了起来。冲突很快被同学制止,河某某自觉吃亏,赌气离开了聚会现场,去找原班曾经的走读生后辍学混社会的同学全某某(死者)帮忙出气。
河某某找到全某某返回到聚会点将金某某叫出屋外,三人再次打了起来,金某某不敌二人向远处跑去,二人见金某某逃跑便追了过去,这时屋内的同学们冲出屋外将河某某拉住,全某某一人追出。逃跑的金某某跑到附近一个同学家中在厨房取了一把朝鲜族菜刀(尖刀)又冲出屋外在一个胡同里遇到追来的全某某,便当胸一刀刺中全某某,这次他直接向远处逃走并在途中将刀扔在路边。听说金某某拿刀在同学家跑出后,同学们怕出事组织起来在附近各处寻找他,随后同学们有人在在畜牧局附近的胡同内发现全某某倒在地上,在送到医院后经检查确认死亡。
伤人逃跑的金某某没有回家而是躲在和龙市效区一位同学(不同班)家,听说全某某死了,自知闯了大祸的他谎称自己和社会上的人打架怕报复要到外地躲一躲向几名不知情同学借钱后外逃和龙,几经辗转由延吉市逃到北京市,他东躲西藏的在北京以打工为生,2000年他通过一个延边籍中介人利用当时的公安户籍管理漏洞委托他人在延吉市重新搞到了新的身份。漂白身份后他又辗转云南开始新的生活,从此再也没有回过家,至今正好27年。
转机:
2019年至案发时间27年过去了,全某某遇害一案的卷宗被一代又一代的和龙刑警查阅、研究了无数遍,可是因为发案时间太久,当年的刑侦科技手段有限,保存下来有价值线索太少,嫌疑人金某某下落始终无法确定。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开展以来,和龙市公安局根据上级公安机关的部署,成立了专案组,对历年来未侦破的命案积案重新梳理排查。这次排查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核查一切与在逃人员有关线索。专案组负责人口信息对比工作的民警利用人脸识别系统对嫌疑人金某某当年的相片进行分析比对,比对后,民警发现系统内有125人的相貌特征与金某某相似度较高,随后对相似度较高的125人又一一展开排查。经过大量细致的筛选工作,范围又缩小至12人,最后民警请来了当年参与此案的办案民警和嫌疑人的同学进行辨认,然而时隔27年嫌疑人的容貌已发生较大变化,仍然无法完全确认嫌疑人。
为了进一步缩小范围,民警又采用了新方法,他们调取了这12人的户籍档案,进一步梳理比对。这时,民警发现其中一名延吉市户籍人金某权不仅相貌特征与嫌疑人相似外,而且身份证号数据只有2个数字不同,这一现象引起了民警的重视,民警立即前往延吉市调取了与金某权的身份信息相关的所有原始档案。这次民警有了重大发现,金某权的原始身份档案的起始时间竟然是1992年全某某被害案发生以后才出现的,在此之前的原始档案竟然是一片空白,这一异常现象更加引起了民警对金某权的怀疑。
为确认金某权是否就是在逃多年的金某某,专案组多次组织召开会议,对已掌握的证据进行推理研判,并根据嫌疑人逃亡心理进行推理,他们判断命案已过27年,照常理金某某不会一直不和家人联系,随后专案组兵分两路,一路民警通过技术手段对金某权在全国的生活轨迹进行排查;另一组民警对金某某家人社交网络及通讯手机进行排查。民警发现,一个来自云南省的电话号码会不定期会给嫌疑人金某某的母亲打电话,手机号码的登记人竟然就是已经进入民警视线的延吉人金某权。于此同时,民警确认延吉市人金某权的生活轨迹多年来一直在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目前他在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一个驾校担任教练,现已娶妻生子。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大力支持下,专案组民警亲自前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对金某权的身份进行确认,终于确定了金某权就是在逃已久的金某某。
归案:
2019年5月20日,抓捕行动正式开始,前往云南的专案组民警以驾校新学员要练车的名义通过微信与金某权进行联系索要他的位置,确认他此时正在某驾校的训练场上进行教学,随后民警在云南警方的配合下赶往驾校训练场。在驾校训练场,嫌疑人金某某正在为学员教授驾驶技术,几名便衣民警一起悄悄地靠了上去,将金某围在中间,见包围圈已经形成,专案组民警对嫌疑人亮出警官证的同时说:“我们是和龙市公安局民警,金某某(逃亡前原名),和我们一起回家吧。”听到准确说出他原名的家乡口音,金某先是一愣,随即长叹一声抬起了自己的双手,事后他对民警讲,一听到那带着家乡口音的声音叫他的原名,他就知道自己终究落网了,也终于可以解脱了。27年逃亡的生活对他自己又何尝不是长久的折磨。(稿源:和龙市公安局)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