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去年以来,吉林省珲春市充分发挥健康促进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防治与保障相结合原则,全面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全力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的看病问题,确保在脱贫攻坚道路上不落下一户一人。
以解决贫困人口“看不起病、看病不便”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为目标,珲春市积极实施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三个一批”行动计划。确定市人民医院为大病集中救治定点医院,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优化就医流程,开通绿色通道,并结合城乡居民医保和民政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优势,为贫困群众提供大病集中救治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大病救治率达100%。
研究制定《珲春市农村贫困人口慢病签约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组建市、乡、村三级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由174名医护人员组成的37个家庭医生团队为全市农村贫困慢性病患者提供安全、有效、连续、便捷的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慢病管理服务,全市贫困人口签约覆盖率达100%。积极开展重病兜底保障工作,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道防线基础上,设立大病兜底第四道防线,将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慢病门诊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100%。截至6月末,累计补偿1992余人次,补偿61.54万余元。市扶贫办通过设立“扶贫爱心基金”,进一步解决了特殊贫困患者个人负担医疗费用过高的问题。
珲春市在综合分析地理位置分布的基础上,对临近两个行政村重新设置联合村卫生室,由政府出资为联合村卫生室购置交通工具,采取村医上午在主村、下午在邻村的方式为村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目前,已全部设置完毕,共设置联合村卫生室30所、独立村卫生室48所,121个行政村中除2个村整体迁移及10所乡镇卫生院所在的中心村外,其余的109个行政村均设置了标准化村卫生室,并开设中医馆,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卫生室执业的78名村医均具备执业资质。
全市各乡镇卫生院与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形成对口支援合作关系,通过对口帮扶,进一步增强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工作能力。开展“慢病下沉”,将慢病管理权限下沉至各乡镇卫生院,提高报销比例,减轻患者就医负担。确定市人民医院、中医医院为县域内贫困人口住院定点医院,推行医疗服务行为跟踪推进机制和预约诊疗服务;重点加强临床路径管理,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从106种提高到221种。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患者,积极做好大病不出市、分类救治工作,超过珲春市定点医院诊疗能力且不能通过外请专家诊疗的,将患者转诊到相对应的“五大医联体”省级医院定点救治。
为推动健康扶贫工作深入开展,有效落实相关优惠政策,珲春市充分利用乡镇、村各类宣传阵地,积极宣传健康扶贫有关政策,提升群众的知晓率、支持率和满意率。同时,组织包保干部深入学习健康扶贫各项政策,扮演好政策宣传员的角色,让群众真正享受到健康扶贫政策。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今后,珲春市将继续精准施策,补齐短板,挂图作战,围绕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努力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少生病”,让贫困群众在健康路上奔小康。(稿源:珲春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