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各地警讯

通榆县公安局成功抓获16年命案逃犯

发布时间:2019-07-30 09:21:4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宫庆鑫 胡海学 报道)近日,通榆县公安局通过查找关联人、社会关系,从数万条信息厘清线索,并往返5000余公里,期间辗转辽宁、河北、甘肃、内蒙古,成功将“2004·09·05”16年命案逃犯刘某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左旗巴彦浩特镇抓获归案。

2004年9月5日,刘某因琐事与村民发生争执,持刀剌伤两人,其中一人死亡。由于新发乡距县城太远,达80余公里,加之当时交通不畅,这些不利因素,刘某外逃。刘某被通榆县公安局上网通缉。16年来,通榆县公安局一直没有放弃对其抓捕,但刘某却如同在人间蒸发了一样,使案件搁浅至今。

“云剑”行动,拉开抓捕序幕。全国“云剑”行动开展后,通榆县公安局下发指标2人,其中刘某就是其中一个。副县长、公安局长徐铭宇强调,要成立专案组,认真谋划,提前推进,必须在“云剑”行动中有所战果。政委秦立恒组织开展研判,并下了命令,县局在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上全力支持,务必打赢这一仗。警情就是命令,压力产生动力。副局长赵硕包保新发所,对尽快抓捕刘某多次进行调度。

早在2011年,全国“清网”行动时,由副局长刘学分工负责抓捕刘某,做了大量工作,掌握了其亲属关系网的大量信息,但抓获未果。在“云剑”行动中,县公安局多次召开信息研判会,希望找到案件的突破口,继而挖出刘某的藏匿地点。从刘某最直接的人和关系网下手,通过大量走访得知,刘某的父亲去年得了肺癌,可刘某一直没有露面,于是,专案组借助全国人口信息平台大数据及人像比对,从数万条数据中筛查,梳理出居住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左旗巴彦浩特镇的人非常可疑,遂将案情向局党委汇报。

局党委听取专案组汇报后,立即做出决定:要研判轨迹,循线追踪,进一步核查该人的真实身份。通过缜密侦查其相关社会轨迹,发现该人既没有身份证号,也没有入住旅店及坐车的任何信息,这极不符合常理。种种迹象如此吻合,这个人很有可能就是刘某。

循线追踪,域外大海捞针。兵贵神速,7月22日,刑侦大队长陈力、新发派出所所长杨士海、民警李彪和司机包海峰一行四人组成的专案组立即启程,沿大广高速、京藏高速,驱车2100余公里到达内蒙古阿拉善盟左旗巴彦浩特镇。为了不打草惊蛇,专案组秘密侦查,发现该人正在一个蔬菜水果批发店右侧的树下卖瓜,180CM的身高与网逃刘某的身高极度吻合。

为了进一步验证其身份,专案组乔装前去买瓜,靠近该男子进一步侦查,发现该男子基本上是东北口音;同时将其照片第一时间用微信发给多方进行辨认,反馈信息这个人就是刘某,专案组在证据链充分且准确无误后,决定对刘某进行抓捕。

成功抓捕,日夜兼程凯旋。专案组制定周密抓捕计划,由陈力、杨士海、李彪从不同方向靠近刘某。果然,没有引起刘某的注意,陈力和杨士海上前分别抓住刘某的一条胳膊,李彪顺势给其带上手铐、脚镣,包海峰则立即驱车赶到,三人将其押到车上。

25日中午10时许,专案组一行四人押着逃犯刘某,一路上马不停蹄,日夜兼程,轮流驾驶,历经24个小时,于26日10时许返回通榆。副县长、公安局长徐铭宇和局党委成员和民警在县城外列队迎接专案组抓捕凯旋而归。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