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蛟河市关工委建平台促进青年农民创业就业

发布时间:2019-08-12 14:29:3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年初以来,吉林省蛟河市关工委按照国家、省、市关工委关于开展“十百千万”五老关爱行动的要求,结合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立足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五老”作用,结合该市食用菌、蓝莓等特色产业,找准切入点,搭建创业就业平台。重点打造了黄松甸镇关工委“一校、两地、一网”技术技能学习平台即1所青年农民培训学校、2处实践基地和1个网络技术交流平台。

“五老”当老师,创建培训学校讲起来。黄松甸镇关工委依托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成立青年农民培训学校。内设淘宝大数据系统大屏幕1个、投影仪1个,桌椅20套,电脑21台,可同时容纳20人听课学习。同时,进一步配强师资力量,特邀请蛟河市关工委相关领导及镇党委相关领导任名誉校长和校长、副校长。并且聘请吉林农业大学专家和经验丰富的五老任教,目前已培训两期80余人。培训活动提升了青年创业者的理论水平和技能,激发了广大青年创业者的积极性。

提升实践技能,创建实践基地动起来。依托该镇木耳、灵芝基地,创建成立青年菌农实践基地。其中,木耳基地占地面积6000余亩,基地现有菌农500余户,年黑木耳产量9000万袋,产值近3亿元,其中青年菌农30户,年黑木耳产量300万袋,产值近700万元;灵芝基地占地面积7公顷、可容纳灵芝棚240个、可种植灵芝椴34万椴,现有青年菌农8人,年种植灵芝大棚90个,产值近450万元。青年菌农在基地进行木耳、灵芝种植的实践操作,进一步提升了青年菌农种植生产能力,为黄松甸镇食用菌产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种植难题随时解,创建网络交流平台学起来。该镇通过微信群的形式组建成立了网络技术交流平台,由镇关工委秘书长为负责人。现已吸纳青年创业者40人,学员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交到这一平台,大家共同商讨共同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由任教老师通过交流平台随时为学员答疑解惑。

学员通过培训学校学习木耳、灵芝种植等理论知识,再通过种植基地亲身体验实践,同时,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随时可通过互联网交流平台分享解答。通过“一校、两地、一网”平台建设,创业青年通过理论、实践、巩固三个阶段,培养了种植销售技能。(稿源:蛟河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