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杨波 报道)松花村位于吉林省延边州安图县松江镇东部,是安图县毗邻202省道唯一的朝鲜族居住村。该村行政区域面积251.5平方公里,耕地84公顷、林地239.1公顷,现有村民72户、269人。先后多次被评为省级“卫生村”、 省级“生态示范村” 和州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民族团结工作开展顺利。
村党支部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始终把促进全社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列入主要议事日程。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指定专人负责创建工作,细化目标任务,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形成工作有人干、有人抓的机制。制定民族团结工作职责,每月召开民族团结工作会议,及时了解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活动实施情况,发现和解决在创建活动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抓机构、抓人员、抓考核,为创建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深入宣传教育,营造民族团结工作的良好氛围。
以宣传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提高全社会的民族意识,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为先导,以创建民族团结文明乡村、民族工作示范村和民委委员单位与民族村结对子帮发展活动为有效形式,以为少数民族办实事为工作重点,运用广播电视、座谈会、印标语、发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加强信息化建设,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民族法规,使村民对民族团结知识的知晓率不断提高。
统筹经济发展为抓手,凝聚民族团结发展的强大合力。
夯实新基础兴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党支部、村委会以民族团结为抓手,团结带领全村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大力发展经济,在全村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明显的改善。为保证良好的卫生环境,成立了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实行卫生环境网格化管理。设立了保洁员、监督员,落实了薪金报酬,对全村72户卫生情况统一监督。目前,松花村的生活垃圾收集、生活污水治理、畜禽养殖污染等环境问题已全部解决,环境卫生状况大为改善,多次在镇辖区村屯卫生评比中获得“卫生模范村”、“卫生标兵村”等荣誉称号。
发展民俗旅游富农。依托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和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确立了松花村“民俗旅游+脱贫攻坚”的工作思路,村里成立了民俗旅游合作社。采取“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的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去年松花村累计接待游客35万人次。
举办民族团结活动,打造民族特色名片。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精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让贫困群众度过一个祥和的节日,2017年端午节前夕,县民宗局来到松花村,开展松江镇首届“民族团结杯”端午民俗娱乐节掷柶比赛。此次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民俗活动,既传承了传统民族文化,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又促进了脱贫“扶志、扶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了基础。
2018年6月2日,中国·松花村首届朝鲜族农耕民俗文化旅游节在松江镇松花朝鲜族民俗村隆重举行。来自各地的游客齐聚松花村,寻少数民族风情,赏传统民俗表演,看地道农耕文化,品生态农家美食。本次农耕民俗文化旅游节以"聚焦农耕,品味民俗"为主题,重点突出旅游宣传、民俗展示等内容。举办农耕民俗文化旅游节,旨在着力建设集朝鲜族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于一体的"少数民族旅游示范村寨",突出特色乡村旅游带动精准脱贫,力争打造松江"农耕民俗文化旅游"新名片,为松江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增添更多动力和活力。
以改善民生为根本,构建民族团结的和谐社会。
松花村全力推进新农村文明建设,以“发展、文明、优美、和谐、生态”为目标,走出了一条发展之美、生活之美的美丽乡村文明建设之路。坚持把创建文明村与提高村民素质、革除陋习、树立文明新风相结合,开展了“树标兵、立典型、争先进、讲文明”和“树立文明新风,促产业增收致富”大讨论等活动,并重新修订了村规民约,村内文明和谐的氛围日益浓厚。组建“文艺队伍”,传承民俗文化。
松花村立足自身实际,把谋求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头等大事。通过一系列方法措施,有力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深入开展,使该村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积极性大大提高,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更加密切,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村书记村主任朱元子接受采访
民俗活动留影
民俗互动
村党支部志愿者主题活动
游客体验民俗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