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袁华 报道)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吉林省龙井市通过四项举措,不断规范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模式,不断加大教育力度,促使农村流动党员保持先进性,发挥重要作用。
召开落实农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部署会议。精心研究谋划,迅速安排部署。第一时间专题研究部署农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逐项分解各项工作任务指标。下发工作提示,迅速落实延边州委《关于加强农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实施办法》要求,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台账》,配套下发《流动党员信息登记表》《流动党员线上教育内容推送登记表》《流动党员联系服务记录表》,精准掌握流动党员动态情况,确保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相关台账。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运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手段,建立县乡村三级流动党员微信管理网络,明确各级微信群领导管理职责任务,指定专人维护管理。截至目前,共建立县级微信群1个、乡级微信群7个、村级微信群65个,实现了全市农村领域党组织全覆盖。通过搭建线上平台,让流动党员知晓支部生活、参与组织活动更加畅通便捷。
坚持定期联系,加强教育引导。固定联系频次,做到“三个一”即:每月线上线下联系不少于一次、每月线上推送教育内容至少一次、每季度全面排查一次。在定期联系的基础上,着重做好党员党性教育和思想引导,定期发布宣传党的重大方针政策,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家乡动态等信息,通过传播思想、实时交流、网络解答,让流动党员感知国家发展和家乡建议日益美好变化的同时强化宗旨意识,增强群众观点。年初以来,各基层党组织联系更新流动党员信息3360人次,组织1200余名流动党员进行线上交流互动,推送学习资料500余条。
开展流动党员“系列月”活动。丰富活动载体,确保取得实效。注重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结合我市实际,开展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集中联系月”“新春关爱月”“党性教育月”等“系列月”活动,开展慰问帮扶、爱心捐助等活动86次,解决流动党员各类“留守子女”教育管理、“空巢老人”生活照顾等问题134个;召开返乡流动党员座谈会58次,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共66条,128位流动党员返乡创业。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