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安图县松江镇创新村级治理方法,在全镇推广“十户一组”模式,助力全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十户一组”模式就是以环境卫生整治为切入点,聚焦破解农村基层组织对群众联系服务难、组织发动难、脱贫致富难等问题,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支部抓总、组长牵头、农户互联互帮互促”的村级治理模式。其核心在于“共担荣辱、组团发展”,优势在于将分散的农户连结成新的利益共同体,大家共担责任,共享红利,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发展。
安图县松江镇按照“居住相邻、村民自愿、便于管理”的原则,组织动员全村农户,以10户为1组或因村制宜灵活组建责任小组,每组对应划分环境卫生责任片区,由村干部、驻村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担任组长,带领农户共同做好本责任区内环境卫生工作。为进一步发挥组长示范引领作用,为每名“十户一组”组长定制“身份牌”,设置于户门醒目位置。同时,实行“三挂钩”制度,即“十户一组”开展情况与村干部绩效工资挂钩,与党员干部评先选优挂钩,与党员发展挂钩,进一步激发组长责任意识和争优意识。截至目前,“十户一组”村级模式已在全镇41个行政村全面铺开,共组建“十户一组”333个,选配组长347人。
以“十户一组”为抓手,将农户的环境卫生捆绑在一起,倡导组内成员之间互相帮助、联动互补,一户环境卫生不干净,大家一起负责,有了成绩,大家一起分享,极大提升了农户之间抱团发展意识。围绕村容整洁“四净三齐”标准,建立“日保洁、周整治、月督查”的工作机制,即农户每日对自家房前屋后院内进行保洁,各“十户一组”每周全员出动对本责任区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包片领导每月对“十户一组”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实现了以“制度”促“共识”,以“共识”推“共治”,引导群众共同维护环境卫生,打牢抱团发展大环境基础。
全面推行村内组与组比、组内户与户评的评比机制,指导各行政村组建考评工作组,成员包括村内各“十户一组”组长、村民代表等,每月定期开展“观摩评比会”,由考评组现场查看各责任区环境卫生情况并现场评议打分,同时根据各行政村规模和“十户一组”数量,合理设置奖罚比例,对于排名靠前的组授予“流动红旗”并给予一定奖励,对于排名较差的,由包片领导约谈组长,要求拿出整改措施并明确整改时限。结合公示制度,利用村内公示栏、大喇叭广播,将评比结果在全村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确保评比结果公平公正。截至目前,全镇41个行政村累计开展评比60余次,发放奖励资金6万余元。
下一步,安图县松江镇将持续深化“十户一组”村级治理模式,将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扫黑除恶、综合治理等内容逐步纳入,使“十户一组”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化解村内矛盾纠纷、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重要抓手。(稿源:安图县松江镇)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