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卫生

柳海林:厚德精术做人 民族团结促发展

发布时间:2019-08-29 09:35:4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杨波 报道)柳海林,男,55岁,朝鲜族,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任医师,1988年7月毕业于延边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同年就职于龙井市人民医院;自2004年至今,历任龙井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业务副院长、院长兼党总支书记。2011年至今,他连续5年先后当选为优秀市人大代表、州人大代表;州、市两级政府曾先后授予他“延边州劳动模范”“延边州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2015年,他被评为“吉林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2018年,被授予“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

多年来,柳海林同志坚持学习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牢固树立汉族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三个离不开”的思想。特别是任医院院长以来,在履职过程中,他把自己的全部热情和精力都倾注在医院这个朝鲜族、汉族和满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中,倾注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上,为推动全市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院的三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作为单位民族团结进步个人典范,工作中,柳海林同志处处以身作则,在管理中体现民族团结,在生活中维护民族团结。他始终坚定不移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密切联系群众;在进行领导分工时,他不分民族,敢于让少数民族干部担当重任,使他们有职有权。在他的触动下,各民族干部间取长补短、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形成了合作共事的良好格局,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提供了人才和组织保证。对于各民族离退休职工,柳海林同志从未忘记他们曾经为医院所做的贡献,不仅平时在生活上关心他们,文体活动中也不乏他们矫健的身影;逢年过节或职工因病住院,他总要带领班子成员走访慰问,送去组织上的关心和温暖;在他的号召下,院党总支和工会还把创建文明科室、青年文明号、五好家庭等各项活动与民族团结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民族团结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充实和丰富。特别是2013年以来,在他的积极倡导和支持下,医院共青团组建了足球队和羽毛球协会,他们利用休息时间经常组织一些协作性较强的训练及比赛,各族职工在劳逸结合中增进友谊,加强团结……由于院长身体力行,带头贯彻执行民族政策,长此以往,“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

在医院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中,柳海林同志十分注重实效。为使各族职工对民族分裂主义危害性有明确的认识,他多次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使各族职工在不断提高理论素质的基础上,从大量的历史事实中,亲身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增强了搞好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任职院长8年间,他多次走访过医院离退休老干部、前任老领导和家庭困难职工;每年拿近万元奖励子女考入大学的少数民族职工;号召各支部、青年志愿者到朝鲜族、汉族学校、光荣院开展捐资助学、慰问义诊等活动,受到了大家的爱戴。长期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培养了各族职工的团结意识,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生活中,大家和睦相处,结成了荣辱与共、牢不可破的友谊。工作中,大家互帮互学、形成了团结奋进、坚强有力的战斗集体。

作为院领导和医生,行政工作的忙碌和日常岗位的转换,并没有使柳海林同志疏于对病人的关注和爱护,相反,他以医疗管理者的岗位为平台,为病人提供了更加专业的全方位、多角度的人性化服务:为方便医患之间、各族职工之间加深了解,医院标识一律采用朝汉两种文字;责成工会利用休息时间组织朝鲜语学习班。课余,朝汉、朝满族间组成“一带一”的帮扶对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在,包括搭班子的汉族专职副书记在内,医院多名汉族职工已基本上掌握了临床上常用的朝鲜语医用术语,4名汉族职工还能阅读延边日报朝文版,语言障碍的消除,深受广大朝鲜族患者的欢迎。

每年春秋两季,柳海林同志都亲自带领医院医疗队到乡镇进行义诊,不仅免费为前来咨询的患者做心电图等辅助检查,还附赠药物,仅医疗下乡一项,医院年投入超过5万元;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他更是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承担了全市7个乡镇乡医培训工作项目,努力提高龙井市农村少数民族卫生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畅通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对住院贫困患者、住院医保患者实行“先诊疗 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模式,全年为5745名患者垫付医药费2738万元;组织医护人员142次对龙井地区2715名农村贫困人口季度随访;带领医院29名中层领导积极响应上级脱贫攻坚工作的号召,与老头沟太阳村贫困村民结成帮扶对子,义诊送药、捐款捐物、整治村容村貌,出色地完成了上级党组织交办的脱贫攻坚卫生支持任务,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无论是临床工作,还是行政管理,在他心里,病人永远是第一位,而各族人民群众的要求则是他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消化内科疾病专家,他始终把“医者父母心”作为对自己的基本要求,把为患者的热忱服务作为白衣战士的最高境界,一有机会便服务于临床。前几年,有一位李XX的汉族患者,家境非常贫寒,本人又是残疾人,仅靠修鞋维持生活。由于患有晚期肝硬化并发腹水,又反复发生肝昏迷而多次入院,虽经医院全力抢救才得以生还,但是把几十年辛苦攒下来的几万元都用在了治病上,已是一贫如洗。当患者因病再次入院后,柳海林同志为了减轻患者的负担,精心诊治,合理用药,有时还为患者垫付医疗费。在他的关心和帮助下,患者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重拾笑容,对生活又燃起了新的希望。患者的妻子为了感谢他又是送东西,又是送钱,都被他都一一谢绝。工作中,这样事例不胜枚举。常常有病人和家属拉着他的手,称赞说:“您真是个好医生、是我们大家的福星。”而他总是谦虚地说:“这是一个医务人员应尽的职责。”

高尚的医德,奉献的真谛,他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献给了祖国医疗事业的同时,换来了龙井市民的健康,也赢得了上级领导的赞赏和信任。发展是硬道理,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要求,而团结则是各项事业进步的基础。2012年4月,在申请中央专项资金1800万元的基础上,柳海林同志带领全院各民族职工克服了重重困难,自筹资金2000多万元,历时20个月,扩建了医院综合楼。在基建过程中,为了使工程保质保量,他每天到现场实地察看,从建材的质量,到每一个细微的环节,他都要亲自监督,因为他深深懂得,这个工程项目不仅来之不易,而且关系到民众民生,马虎不得。新楼的如期竣工,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就医条件,各种人才和医疗设备的引进,使市人民医院的各项工作发生了质的飞跃,随着患者美誉度不断增加,医院接诊能力稳步提高。

医院二次创业的成功和各项成绩的取得,凝注了全院各族干部职工兄弟姊妹般的亲情,互帮互助的友情和携手并进的民族情,更要归功于柳海林同志团结进取、运筹帷幄。而面对成绩和荣誉,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并时刻警醒自己要再接再厉。为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了全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他甘愿付出。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