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于艳玲 报道)近日,吉林省敦化市大蒲柴河镇大蒲柴河村处处洋溢着喜庆气氛,大红灯笼高挂、欢声笑语飞扬,精彩的文艺节目接连演绎,八方宾客云集这里,共同欢庆吉林敦化大蒲柴河第三届特色食材文化节。这是展示大蒲柴河镇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一次重要活动,也是推动地区旅游业与餐饮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敦化市坚决贯彻落实“旅游兴州”和“431工程”战略部署,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坚持以“一区八基地”为发展框架,重点抓好六鼎山、雁鸣湖、老白山、寒葱岭“四大节点”,把这些散落在敦化犹如珍珠的景区景点,科学有序地串成一条美丽的项链,形成全域旅游大格局。大蒲柴河镇是敦化市的南大门,境内丰富的物产、精良的食材、丰富的文化奠定了大蒲柴河独具特色的风味。饮食就地取材,采用传统做法,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蝲蛄豆腐、林蛙炖土豆名声远扬,已经被列入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以这次特色食材文化节为契机,推动敦化市全域旅游迈入新高端,为助推“旅游兴市”贡献更大的力量。
多年来,敦化市大蒲柴河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特产立镇、宜居兴镇、旅游强镇”的总体发展思路,依托资源和区位等优势,扩产业规模、调经济结构,现已形成以特产加工业、食用菌产业和旅游业为主的“三大特色产业”。2017年以来,该镇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为中心,以富尔河流域自然景观为依托,在大蒲柴河村珍珠门屯全力建设珍珠门风景区,积极打造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休闲养生、生态游乐为一体的综合景区。
大蒲柴河镇大蒲柴河村珍珠门屯于2016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7部委评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吉林省仅11个。
珍珠门屯拥有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蕴含着长白山文化、渤海国文化、靺鞨文化、农耕渔猎文化、东珠文化等。这里早期传承下来的古老村落、房舍古朴粗犷,是比干阑式建筑更为原始的木构建筑,属于我国东北吉林长白山一带典型的井干式民居,代表了满族和朝鲜族传统的民居特色。大蒲柴河镇先后争取整合各类资金877万元对该村进行改造,使其能够满足游客参观的基本需求。大蒲柴河镇将着力传承和创新珍珠门屯的农耕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将其打造成长白山北坡旅游的重要承接服务基地,突出特色,培育和打造享有白山富水景观和满族文化风情的旅游名村。
这一天,大蒲柴河喜事连连。中国传统村落珍珠门展示馆正式揭牌。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一刻。
中国传统村落珍珠门展示馆于2018年7月开工建设,总投资157万元,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400平方米,主体布展区近300平方米。展示馆紧扣千年古城新崛起,以“大蒲柴河古城兴梦”为主题,共划分序厅、历史大蒲柴河、农耕文化展示区、多彩非遗古韵流风、红色大蒲柴、梦想成真六大展示区域,目前共收集整理各类展品200余件供游客观赏。展示馆将长白山文化、渤海国文化、靺鞨文化、农耕渔猎文化、东珠文化和珍珠门屯传统文化进行展示,体现了传统村落的整体历史、发展进程,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科学等价值。
好景看不尽,丹青入画来。来自市文联美术家协会、老年书画研究会的文艺志愿者们现场挥毫拨墨,勾、画、写,将大蒲柴河的美景描绘成画,将大蒲柴河的情怀写入作品。花、鸟、马……跃然纸上,引得来自敦化市文联摄影家协会、摄影家俱乐部的文艺志愿者们纷纷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一个个精彩的瞬间。
文艺志愿者们为美所迷、为美所作,笔走龙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珍珠门圣景”等书法作品很快呈现在人们面前。为文化节活动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精彩不断,好戏连连。本届特色食材文化节盛况空前,共历时4天,文艺演出、电站泄洪、开山祭祀、靺鞨舞蹈、二人转表演、情景剧珍珠门传说、体育赛事轮滑表演、快闪舞蹈、电音节等文体节目轮番上演。40余家特产品和特色美食供人们享用。烟火表演、篝火晚会让活动高潮迭起。
吉林敦化大蒲柴河第三届特色食材文化节成为了展示风貌的窗口和对外交流的平台。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