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珲春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阶段性综述
中国报道讯(盖晓宇 报道)黑恶不除,百姓不安。乱象不治,社会不稳。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吉林省珲春市以强大攻势席卷黑恶、涤荡污浊、清除毒瘤、摧“网”毁“伞”、固本强基,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全市政治生态、社会生态、自然生态同步净化,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频俱增。
高站位,强力度,推动专项斗争纵深发展。
平安,是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基本要求。黑恶势力是危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毒瘤,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顽疾。
在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中,珲春市公安、检察、法院等政法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认清形势任务,强化责任担当,对黑恶势力犯罪形成了强大震慑。
珲春市公安局成立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强化统筹协调、督导检查、专业培训,推动重大问题解决、重大案件攻坚。组织召开11次党组会议和8次扫黑除恶专题推进会议,进一步完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方案》《督导方案》,确保工作方向准确,组织保障有力。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工作思路、充实斗争力量、明确主攻方向,形成全警参战、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并强化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开展全方位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市人民检察院把开展专项斗争放在检察工作大局进行谋划部署、全力推进,在专项斗争关键节点、关键时期及时进行安排部署。与市公安局共同制定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衔接机制》,为涉黑涉恶案件快捕快诉、强化提前介入、及时引导侦查机关完善侦查取证工作形成了制度保障。
市人民法院突出审判中心地位,坚持证据裁判,严把案件质量,严格法定标准,全面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从快从严打击黑恶势力犯罪。认真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上级相关精神,进一步明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总体目标、基本原则等,不断提高政治站位。
零容忍,出重拳,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
“政法部门重拳出击,让百姓深恶痛绝的黑恶势力成了过街老鼠,我们感到非常有安全感。”谈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带来的变化,珲春市民孙先生高兴地说。
黑恶势力危害严重、影响恶劣,广大人民群众反应强烈、深恶痛绝。全市政法系统把群众利益大于一切的思想贯穿专项斗争全过程,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
市公安局先后开展了“百日攻坚战”、线索摸排攻坚战和扫黑除恶1至5号线索核查专项行动。接收线索152条,查结120条,查结率75%。侦办具有涉黑涉恶嫌疑的犯罪集团6个,其中,涉黑嫌疑1个、涉恶嫌疑5个。破获案件10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0人,破获“九类犯罪”案件2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0余人,法院生效判决“九类犯罪”人犯41人。破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余人。严格落实“两个一律”和“一案三查”工作机制,建立公职人员涉嫌充当“保护伞”线索台账,向市纪委监委移交涉公人员线索1条、保护伞线索1条。组织开展为期3个月的集中整治“黄赌毒”专项行动,以滚动摸排的方式,对全市重点行业、重点部位逐一进行排查;定期对易滋生黄赌毒的重点部位开展集中清查,全力确保整治效果。查处涉黄案件1起,抓获违法嫌疑人3人;查处涉赌案件1起,抓获违法嫌疑人4人。
市人民检察院对黑恶犯罪案件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分案、优先办理,加快办案节奏。组织涉恶案件办案人,积极参加市扫黑办和上级院及本院内组织的学习活动,学习领会《关于办理黑恶势力刑事案件中财产处置若干问题的意见》,强化同其他单位的协作配合,共同加大“打财断血”力度,坚决铲除黑恶势力的经济基础。统筹调配人员,成立专业化工作团队,确保快捕快诉,形成震慑。积极开展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加强协作配合,与市公安局、法院制定协作配合意见,努力形成打击合力;注重“破网打伞”,严审细查“保护伞”线索,梳理排查“保护伞”线索,向纪委监委移送。
去年以来,市人民法院共受理公诉机关以恶势力集团犯罪提起公诉的案件9件,涉及5个团伙53人,已审结9件。受理“九类犯罪”29件90人,审结25件,未结4件。严格按照“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原则,结合内设机构改革,在设立“扫黑除恶”专业审判团队的同时,增加员额法官1人、双语书记员1人。同时,加强对法官业务能力的培养,派遣员额法官及法官助理参加省、州相关培训,提升法官办理涉黑涉恶案件的业务能力。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一场保障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伟大斗争,是一项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关键之举。珲春市政法系统将继续振奋精神,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高擎利剑斩除黑恶,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