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吉林龙井老头沟镇脱贫攻坚创新特色做法

发布时间:2019-12-23 09:12:2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尹河龙)让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留得住绿水青山,有效推进脱贫致富。这是吉林省龙井市老头沟镇党委人的重要使命。

创建村级互检帮扶制。制定村级互检帮扶实施方案、评分表,实施各村交流互检制,专项开展模拟第三方考核,反馈基层村委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并下发扶贫整改通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针对基础档案、贫困村16项指标、群众认可度等工作,积极发挥该镇驻村工作队多和包保单位多的自身优势,在全镇范围内经常性开展帮扶和互检,通过互帮和互检进一步更强驻村工作队情感和经验交流,形成了一方被检,全员互助模式,极大的促进了扶贫工作的进步。

实施“因人设岗”工作制。按照《老头沟镇“因人设岗”落实就业脱贫长效机制的实施方案》,先后出台了《龙井市老头沟镇贫困户“因人设岗”管理办法(试行)》《老头沟镇关于规范贫困户“因人设岗”工资标准的指导意见》,坚持全员参与、不落一人的原则,结合各村实际发掘就业潜力,设置合理灵活的公益岗位,把力所能及且能够从事劳动就业岗位的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就业范围内,唤醒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思想意识,消除“等靠要”思想,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和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和信心,逐渐完善就业脱贫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稳定增收渠道。全镇“因人设岗”就业协议签订572人,聘用“八员”198名,下发了聘用合同、活动记录台账,各村坚持每月集中开展活动不少于2次。

推进深度贫困户帮扶管理制。制定《老头沟镇使用扶贫效益金实施深度贫困户帮扶管理使用办法》,针对无稳定收入来源、重病重残、无法自主脱贫和“两不愁、三保障”未得到解决的人员,在已有的“五道防线”基础上,增设了第六道防线,以产业效益金作为主要资金来源,确定分配对象范畴、设立收益分配标准、严格申报审核程序,进一步解决深度贫困户的生活困难,确保了贫困户有稳定的增收渠道。目前,已对深度贫困户4户9人开展定期帮扶。

推广“私人订制”购销模式。为帮助贫困户变丰收为增收,以增收促脱贫,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宣传推广由帮扶单位牵头,帮扶责任人具体实施,与贫困户签订购销农副产品协议,定期向贫困户购买蔬菜,同时进一步扩大“私人订制”范围内容,将“禽蛋类”“瓜果类”、“梨桃类”菜园经济纳入到协议内容中去,多渠道扩宽销路,提升贫困家庭收入,有效地解决了帮扶带动产业单一等问题。全镇已签订“私人订制”菜园购销协议58份。

扎实落实创业就业机制。大力推广“四小工程”,对已发掘和具有一定规模的应岩肉食鸡、铜心草绳、等全镇30余种小养殖种植业、小手工加工业以及小作坊要继续积极推广、拓宽市场、成立品牌、提升效益;加强相关“扶贫车间”政策宣传,规范“扶贫车间”不符合政策问题,积极做好其他企业扶贫车间申报和排查工作,并做到长期坚持;建立和完善劳务输出精准对接机制,提高劳务输出脱贫的组织化程度,结合“一对一”结对帮扶内容,继续指导已输出劳务人员长期稳定就业,激励现有的贫困和脱贫群众积极参与,根据岗位需求,实现人岗对接,有效促进就业脱贫致富力度。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