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吉林珲春:从第一书记到“抵疫”书记

发布时间:2020-02-20 13:06:4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张月)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吉林省珲春市各驻村第一书记提前返岗,就地转化为疫情防控员,立即投入到防控工作中。

他们积极发挥党群干群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充分运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积累的良好经验,迅速构建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疫情防控体系,全力开展各项疫情防控工作,为群众筑起了一道道生命的安全防线。

舍下患癌母亲上一线

“疫情就是命令,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重要!”2月17日上午,珲春市密江乡下洼子村路口卡点处,延边州委政法委驻该村第一书记李君和同事们正对过往车辆进行登记和宣传。这是他驻村的第22天。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1月27日正月初三,李君放弃假期,安顿好病床上患肺癌的母亲,第一时间返回了下洼子村。一进村,李君连午饭都没来得及吃,就带领迅速集合的驻村工作队员们查看村里的情况。他们在村里东奔西走,逐户排查登记外出及返村人员,详细了解了春节期间他们的行动轨迹及接触人群。并在村口设立卡点,对过往车辆和人员及时予以拦截,逐一进行查验、体温测量、登记信息等,向村民们做好疫情防控形势和政策解读,利用无线广播、LED大屏幕和微信群“线上线下”同步开展防疫知识朝汉双语宣传,调动村民参与疫情防控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村里的金信淑老人刚从韩国回来,老伴卧病在床,李君每天打两次电话确认老人身体健康情况,还经常到老人家中了解情况,帮老人解决生活难题。

“对母亲而言,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儿子。特殊时期,村民们最需要我,我必须守护好村庄,让村民们放心。”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言至于此李君默默抹去眼角的泪水。

疫情防控尚未结束,李君的身影依旧穿梭在下洼子村的每一个角落。李君说:“疫情面前一丝马虎也要不得,作为第一书记,守护好下洼子村是我的责任与使命。”

守土尽责的抗“疫”夫妻档

“叮铃铃……叮铃铃……”正月初三一大早,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断了车海波全家人的欢声笑语。

“好的,我知道了,现在马上回去!”……“媳妇儿,我得赶紧走,去村里安排疫情防控工作。”车海波对妻子说。“疫情严峻,我和你一起去,帮点忙!”妻子付丽秋坚定地说。

车海波是珲春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驻春化镇桦树村的第一书记,正月初三他和妻子赶回村里后,第一时间召集村“两委”召开紧急会议,敦促大家进入战“疫”状态,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疫情防控预案。与村干部全面排查村民情况,认真搜集整理疫情防控的有效举措。同时,第一时间对村内主干路进行封锁,在村头村尾设卡,做好进出人员的排查登记。为村民发放酒精,督促村民养成戴口罩、勤洗手的生活习惯。教育引导村民理性对待疫情,不信谣、不传谣,增强防护意识和防范能力,构建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做村民的“代购员”和“大管家”

“今天的菜有西红柿、茄子、土豆……大娘您看想吃点啥?家里还缺点啥?”2月14日早8点,在珲春市春化镇四道沟村村口,珲春市审计局驻村第一书记李伟正用微信视频和想要买菜的村民介绍菜品种类。

“村民年前都买了点年货,到现在基本用完了,所以我们决定帮村民集中采购生活必需品,在保证村民生活质量的同时,避免人员聚集,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连日来,李伟和驻村工作队员们根据村民需求,积极为其代购生活必需品,并及时公示采买清单,将代购的粮油、蔬菜等送货上门,赢得村民们的信赖。

“我们村还建立了微信群,家家户户有什么困难和需要,第一时间就能在微信群中得到反馈。通过宣传交流,村民的防疫意识明显提高了,打赢疫情阻击战的信心也越来越坚定啦。村民们还自发向疫情防控一线捐款了7970元,用实际行动助力防控工作。”李伟自豪地说。

像李君、车海波、李伟这样的第一书记,只是珲春市众多第一书记的一个个缩影。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第一书记们纷纷请战而上,冲锋“疫”线,把“第一”作为自己的标杆,当成自己的责任,为了老乡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决“抵疫”到底!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