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滕晓翠)在汹涌的疫情面前,社区被看做是第一道“防御线”。基层工作者们承担着维持正常运转的任务,也担负着最巨大的压力。“作为党员,基层工作者,人民需要我们,我们就必须冲在最前面。”吉林省延吉市河南街道白新社区党总支书记俞正玉说道。她夜以继日地在岗位上开展社区防疫工作,就像一朵阵地玫瑰,坚韧而美丽。
用耐心安抚居民的“玻璃心”
疫情突如其来,要在4000多户的住家和300多家商铺中开展返延人员排查,任务量之大可想而知。俞正玉每日除了组织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微信排查登记人员信息,回访居家隔离人员身体及生活状况,每天还要当好心理医生安抚居民的“玻璃心”。“俞书记,我那天去医院了,你说有没有事?”“书记,你看这个链接是不真的……”面对居民的询问、对“疫情”惶恐,以及看到各种网络传播的讨论,俞正玉都会第一时间对居民做出回复,安抚居民心情。有时往往深夜已入睡多时,还会接到居民的求证电话,每天说话说到嗓子哑,但她丝毫没有抱怨。俞正玉说“疫情当前,居民有防护意识是好的,居民向社区寻求真相就是对社区的信任,所以,我们也要耐心地回复,做好舆论引导,维护社区稳定。”
用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使命
为做好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保卫”好社区居民。俞正玉每天奋斗在一线,深入辖区开展疫情防控、宣传等工作。了解到市场管理人员缺乏疫情防护意识,她主动进行安全讲解及指导,同时动员商贩通过网络销售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既避免接触感染,又能填满居民的“菜篮子”。得知辖区内有6名老年人抱着侥幸心理在小区聚众聊天,她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老人们进行了说服教育,并督促他们尽快回家,同时联合党员志愿者和楼道小组长加强对各小区的巡查,防止聚众现象反弹。白新辖区大多为老旧小区,无物业管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做好各单元楼道的消毒工作,起初在防护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她把仅有的防护衣留给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自己只带一只口罩就进行楼道消杀。由于在社区每天接触人杂,考虑到家中86岁老母亲的安全,她每天天不亮就把饭菜做好,赶在母亲起床前就回到工作岗位,中午在单位吃一口泡面,傍晚回家洗漱后便回到卧室自我隔离。母亲埋怨每天见不到人影,俞正玉却说:“我是社区书记,这个时候我必须冲在最前面,党和群众才能放心,这是我的使命!”
用真心换得理解
白新社区针对居家隔离人员在尊重其选择权的前提下,采取电话或微信每天进行分类回访。一开始个别居民对每天回访上报身体状况表示极其反感,同时担心个人信息被泄露拒不配合,俞正玉苦心劝说、讲解跟踪回访的重要性,并承诺对居家隔离人员信息会亲自把控,做到信息严格保密,同时社区会尽力满足居民在隔离期间需求,帮助居民解决困难。得知有两名居家隔离人员家中无体温计,在连跑多家药店得知体温计断货情况后,俞正玉又积极同河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调,为他们送去了体温计及日常消毒用品。现在通过俞正玉的引导及爱心感化,辖区所有居家隔离人员每天都能自觉上报身体状况。随着各企业复工数增加,返延务工人员明显增多,为了加强对辖区流动人口的管控,社区对流动人口密集的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将原本四通八达的无物业小区进行封闭式管理只留一个出口,同时为居民发放出行证,规定每家每天指派一人外出采购生活物资。由于封闭管理为居民造成不便,引起个别居民不满,甚至招来谩骂,但经过俞正玉耐心解释后,居民才得以理解。
这场疫情还未结束,俞正玉带领着社区工作人员每天还坚守岗位,开始了新一轮的排查。俞正玉说:“我们只是基层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一个缩影。还有很多舍小家,义无反顾冲在一线的同志们,我们要坚信,只要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攻克难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