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王英琦)黑龙江省鸡西消防救援支队党委以关于疫情防控的最新指示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部局、总队最新防控要求,坚定信心、科学防治、精准施策,采取“六项举措”过硬措施,全面预防“思想拐点”跑在“疫情拐点”前面,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战役攻坚。
进一步强化“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思想意识。支队党委充分认清当前疫情防控仍然面临的严峻形势,建立“1+3+1”“五步走”战时思想政治教育机制,通过开展主官讲授专题形势任务教育授课,进一步要求全体指战员必须牢固树立“100-1=0”和“不能出事、也出不起事”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如一地贯彻落实好中央和队伍各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继续完善细化防控工作要求和应急处置预案,确保防疫工作有条不紊、组织有力,党委班子成员分片包干,对基层队站疫情防控、队伍日常管理、思想教育引导、执勤执法工作等重点工作开展全方位、不间断地督导检查,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末端落实,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阻击战。
进一步克服“麻痹侥幸、松懈畏战”的厌战情绪。支队党委针对长时间备战和临战这一实际,部署开展主题党日、网上主题讨论和每日一典型等教育手段,坚定指战员防疫信息。积极开展“看《新闻联播》、学《学习强国》、听《新闻和报纸摘要》3个半小时”活动,引导指战员知时政、懂国情、明是非。组织在线收听收看心理预防知识讲座,强化心理疏导干预,做到科学认知,正确预防。严格落实“四级网格分包制”,有针对性做好思想引导和理疏导,要求全体指战员必须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进一步落实“细之又细、严之又严”的防控措施。支队党委要求队伍各级必须严格落实“九个严禁”和“十项举措”要求,及时摸排指战员及家属身体健康状况和活动轨迹,密切关注动态。严格落实封站管理、体温监测、隔离观察、营区消毒、分餐制等措施,与大型超市签订生活物资保障协议,科学安排伙食,实行分餐、消毒和留样等食品管控制度,最大限度切断疫情传播途径。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行动要则,每日不得少于两次对营区、办公室、宿舍等公共活动区域和执勤器材装备进行消毒清理,配齐防护装备、落实防护措施,每次外出执勤做到防护就绪离营,处置过程报告,洗消完毕归队。
进一步深化“关心关爱、用情用心”的暖心工程。支队党委在大力实施“暖心工程”的基础上,开展“同舟共济克时艰、众志成城强能年”主题讨论,推出防疫期间暖心关怀“六项措施”,建立指战员问题困难“日汇总、日研判、日处理”工作机制,每日搜集梳理全市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家属在防疫期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清单,提交支队专班研究,“一事一策”明确帮扶解困办法,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组建9支家属服务队、开设11个家属帮扶微信群,不断帮助指战员解决实际困难。针对营区24小时全封闭式管理期间,部分指战员家庭主副食品和防护物资储备不足等现实情况,由各大队落实辖区责任制,统一联系安排物资“无接触”配送,切实为指战员解决后顾之忧。
进一步严明“督察检查、执纪问责”的纪律要求。支队党委紧紧围绕上级的重大决策部署,立足本地“零增长”实际,树立“零增长”不等于“零风险”“零疑似”还不等于“零隐患”:“零舆情”还不等于“零抱怨”的理念,聚焦队伍内外防控,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攻坚阶段纪律要求的通知》。坚持每天发送纪律提醒短信,时刻提醒指战员遵守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支队首长和纪委对疫情防控进行定期不定期视频抽查,确保防疫禁令和防控措施落到实处。支队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以严明的纪律推动工作落实,在压实责任的同时,强调凡是在疫情防控期间防控不力、措施不实和作风不严的,支队党委一律顶格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进一步坚持“统筹兼顾、科学高效”的工作标准。支队牢固树立全面打赢意识,在主业工作上注重科学统筹、优化措施,确保实战化水平升级、火灾形势平稳。支队针对疫情防控和队伍实际,全面加强疫情防控期间作战训练工作,针对性开展警戒防护、内功近战、病院转运、清理洗消、综合保障等5大类训练内容,着力强化疫情期间的各项灭火救援处置工作的训练效果,提升队伍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实战能力;制定《线上练兵计划》,推行“线”上练兵,确保居家办公人员有效开展体能训练。支队实行“云管理+微视频”的监管模式,进行“双向互动”管理,确保及时排查隐患、及时督改隐患。创新推出联防联控、分类指导、消防宣传、应急处置等“四剂良方”,全力护航生产经营企业“平安复工复产”;建立“互联网+移动端”的宣传模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针对性宣传,进行社会公开提醒。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