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陈爽)在吉林省蛟河市疫情防控工作中,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冲锋在前,承担着构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生命防线工作。他们不计得失,不畏生死,用行动诠释着医者之仁心,为民之忠诚。他们就是蛟河市人民医院的医务工作人员。
腊月二十九中午,该院发热门诊接待了一位发热患者开始实施全程防护隔离。由于患者很紧张,又不允许留家属陪护,蛟河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长王晶就一直在观察病房陪伴患者。面对患者焦虑、烦躁情绪,王晶一直给予耐心安慰,细心的照顾,当检测结果为阴性可以解除隔离回家的好消息传来时,患者激动不已,对王晶的精心照料竖起大拇指。
自1月22日下午,蛟河市人民医院“留观隔离病区”成立的那一刻起,该院的医护人员始终冲在战疫的一线,全员无休。为该市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蛟河市唯一的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定点医院,蛟河市人民医院在院党委书记、院长杜宝春的带领下,迅速展开工作部署,建立发热门诊预检分诊、隔离病房,派遣内科系主任组成的五个医疗救治组到临床一线开展抗疫工作;行政后勤科室组成志愿小分队,到门诊一楼、二楼开展导诊、分诊工作……疫情在发展,他们在行动。承担起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疫情就是敌情,病房就是战场,患者就是亲人。发热门诊及隔离观察病房的医护人员要求做到二级防护,限制出入,为了解决吃饭问题,该院王止修副院长积极想办法,解决了吃饭问题。
发热门诊、预检分诊、消杀管控、急诊等一线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大,风险高,为提高医护人员的免疫力,增强体质,副院长王笃军向主要领导汇报后,为一线医护人员提供中药汤剂,并安排中药房及煎药室马上落实。
在120急救中心,调度员工作异常繁忙。疫情发生以来,该院120急救中心一直处在超负荷运转中,热线电话数量也较平时多了很多。除了日常的急救电话,不断有群众打电话咨询有关新冠肺炎的一些问题,调度员认真听取群众反映的情况并耐心解答群众的疑问。连日来,120急救中心的全体人员全身心坚守在急救调度第一线,守护好全市人民健康的生命线。
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以来,该市人民医院疾病传染科主任陈晶芙连续48个小时没有离开过科室、病房。笨重的隔离衣服一穿就是十几个小时,在这十几个小时里要尽量少喝水、不喝水,因为穿隔离服上厕所是件很困难的事,每当脱下隔离服时里面的毛衣都被汗水湿透,头戴十几个小时的防护口罩更是憋得人头昏脑涨。
在大年初二,陈晶芙的婆婆因病危在医院抢救,她只能匆匆短暂探望,随后立即返回科室,直至老人家病逝离开、出殡都没能回到家中告慰离别的亲人。亲情虽然留下遗憾,但她化悲痛为力量,深知疫情的防治重于一切。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疫情发生以来,该院的医护人员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救治工作第一线,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在最困难的时刻,在最危险的地方,处处可以看到共产党员的身影,他们把危险带给了自己,把安全留给了别人。他们以大无畏的精神,诠释了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形成了团结一致、密切协同的工作局面。
蛟河市人民医院所有医护人员逆向而行,面对疫情,他们紧张而有序、彼此加油、鼓励,他们誓与祖国一起并肩奋斗,为人民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