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下旬,市民李某龙到吉林省珲春市公安局报案称,他被一名身在韩国自称叫“强哥”的男子诈骗了人民币13250元,和他一起被骗的还有李某龙的朋友赵某,二人在微信里委托“强哥”在韩国代购口罩,结果“强哥”收了钱迟迟不发货,后来也不出意外地销声匿迹了。接了案,刑警大队三中队民警迅速对案件展开了侦查,经过一番较量,“强哥”终于被抓获,李某龙被诈骗的13250元人民币也被如数追回,案件水落石出,只是真相却让李某龙大为震惊,弄了半天,“强哥”居然就是他的朋友,同为“被害人”的赵某。
自唱双簧制造假象
2020年1月末,珲春市民李某龙想托人购买一批韩国口罩,于是便联系到他的朋友赵某,赵某有韩国打工经历。获悉来意,赵某很爽快地答应,称自己在韩国有朋友,这事好办!没几天,赵某就将一段微信聊天记录发给李某龙,聊天记录是赵某与韩国的朋友“强哥”的,记录里,两人谈好了口罩的型号、单价和发货日,只等付钱。
随后,赵某对李某龙说,他也打算购买口罩,二人很快达成“战略共识”,于是,2月1日中午,李某龙与赵某通过微信支付的方式每人转账给“强哥”4250元,合计8500元,用于购买1000只KN94口罩。
到了晚间,李某龙觉得1000只口罩买少了,于是他再次联系赵某,要求加大购买量,赵某再一次痛快答应。为让朋友放心,这一次赵某给李某龙转账6000元,让其自行联系“强哥”,当晚,李某龙再一次将15000元转账给“强哥”,这其中除了赵某的6000元,李某龙自己支付9000元。
随后的日子,二人一起等待口罩到货,不想这个过程异常缓慢,期间“强哥”以各种借口延缓发货,然后又说口罩被海关查扣,钱款不退,最后,面对李某龙的追问,“强哥”干脆销声匿迹了。
如上所述,这只不过是一起普通的诈骗案件,但李某龙做梦也不会想到,编制这一手谎言诈骗他和赵某的罪魁祸首“强哥”,居然就是赵某。赵某利用两个微信号,自己与自己聊天,自己“诈骗”自己,使得李某龙对此深信不疑,直到侦查员逐渐戳穿了赵某的谎言。
假戏真做“勇”闯虎穴
2月底,李某龙独自来到公安机关报案,办案民警了解情况后,电告赵某到公安机关取证。公安机关的介入,让赵某慌了神,他决定假戏真做,随后硬着头皮来到珲春市公安局,以被害人的身份陈述了案件经过。
这是一起典型的“涉疫犯罪行为”,必须严打。刑警大队三中队民警马上联系网络安全保卫大队,双方建立联合工作组,迅速投入到案件侦破当中。在随后的工作中,越来越多的线索和证据表明,“强哥”很有可能就是赵某,于是,侦查员果断出击,将赵某再一次传唤至公安机关。
审讯中,赵某很快承认,自己就是“强哥”。
面对李某龙想要购买口罩的想法,赵某利用自己的两个微信号,自编自导制造假象迷惑李某龙,最终诈骗李某龙人民币共计13250元。赵某到案后,表示悔罪,并上缴了诈骗所得钱款。目前,赵某已被珲春市公安局取保候审,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之中。
疫情期间,严打涉疫违法犯罪行为,疫情迟早会被战胜,但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征程永无止境。公安机关提醒广大市民:目前,我市口罩的供应量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市民的日常购买行为,请不要轻信他人所谓的“特殊渠道”和“超低价格”, 让我们一起守法规,尽义务,为国家全面战胜疫情做贡献。如发现自己被骗,请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电话并保存相关证据。(珲春市公安局供稿)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