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境外疫情形势日益严峻,“严防输入”已成为当前我国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吉林省敦化市医院接到市卫健局的通知,如家精选、汉庭酒店已被确定为境外返敦人员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区,由敦化市医院医疗组负责接收境外返敦人员的集中隔离管理工作,对入住人员的健康状况、病史采集及流行病学进行调查,所有的医疗保障物资均由市医院保健科负责协调、请领和配送。时间紧,任务重,接到通知后,敦化市医院立即组建由7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组,第一时间投入到防疫工作中去。
紧急备战,全力以赴。目前,韩国、日本、意大利已成为重点疫区,返回人员有极大潜在疫情传播性,工作中稍有不慎就会发生严重的后果。在培训时,敦化市医院院长王琦反复强调,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一定要有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要不折不扣地按上级部门下发的文件要求,规范做好本职工作。各分管院长要积极配合,齐心协力,做好医疗集中隔离区的布置和后勤保障工作。
经过紧锣密鼓筹备所需物品全部到位,院长王琦、副院长刘永刚亲自送医疗组到达汉庭宾馆,卫健局领导和院领导对集中隔离点的工作进行现场布置和指导,疫情就是命令,大家迅速进入“战时状态”。
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当晚,敦化市医院医疗组及其他工作人员陆续接诊了由延吉机场、长春龙嘉机场、敦化火车站等接来的境外人员,大家按照穿脱防护用品流程做好个人防护,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位入住人员的病史采集、检查健康状况、填表、登记等工作,所有步骤井然有序。因境外返回人员韩国占比较多,医院特选派一名朝鲜族医生朴莲花来到医学隔离观察区,便于工作中的语言沟通。有时遇到其他国籍返回人员,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工作人员还得借助其他方式与沟通,直到各种信息都确认无误为止。
由于航班及高铁抵达时间点不一致,医务人员每天不分昼夜,随时处于临战状态,每天任务结束时都接近午夜时分,有时一晚就得做几次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有时工作刚刚结束又接到通知,“1小时、2小时后有入住人员,请大家做好准备”,大家为了节省防护用品,在原地等待一两个小时早已是常态。
每次境外人员顺利入住后,她们就立即对通道、测温枪、听诊器、血压计及物体表面进行全方位消毒。汗水把衣服湿透了是经常的,但是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大家都毫无怨言。期间王琦院长、刘永刚副院长多次亲临集中隔离点进行巡视,关切的嘱咐大家一定要做好自身防护,树立信心,坚决打赢这场“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疫情阻击战。
细微关怀,暖心服务。3月3日夜里,隔离区收治了两名情况特殊的入住人员。两位老人均是糖尿病患者,其中一人还患有高血压,两人视力差,看不清体温计,睡眠极差,血糖不稳定。一开始,两位老人在隔离期间情绪波动较大,每天都要求回家进行居家隔离,为了安抚两位老人,市医院为他们配备了体温枪,又到他们家里取来了血糖仪、血压计,经过刘永刚副院长的协调,为他们配备了冰箱,存放胰岛素。医务人员每天都对两位老人进行细致的交流,对他们的不安情绪进行安抚,慢慢的,两位老人消除了不安的情绪,开始安心地配合工作人员,还对他们说:“遇到你们这么好的医务人员,我们真是放心!”
在平凡的岗位上,她们做着不平凡的工作,除了为每一批次入住人员采集病史、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基本信息登记、交流安抚、体温监测,还要实时关注他们的身体变化。3月7日,一位在韩国返回的男性出现了皮肤瘙痒、红疹症状,医务人员与皮肤科沟通后考虑湿疹,指导工作人员为其购买脱敏药物;3月9日菲律宾返回的女性出现咽痛、咳嗽症状,为慎重起见,由医院“120”接至发热门诊检查后,经院专家组讨论,确认解除风险后,将其送回隔离点继续留观;还有一位韩国返回的女性,在3月11日自述心脏难受咨询能否服用自备冠心苏合丸,沟通后,医务人员细心地为她准备了速效救心丸……这只是他们工作中的一部分缩影。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医务人员总是给予隔离观察人员细心地问诊和关怀。
在隔离点工作的20天里,他们一直奋战在防疫一线,每个人都毫不退缩。疫情无情,人间有爱,无数医护工作者都在用坚守和奉献筑起了抗“疫”屏障,守护着人民健康,诠释着医者仁心的使命与担当。白衣誓言是经得起考验的!平凡的我们虽然不是英雄,但在集中隔离观察点的平凡岗位上,敦化市医院全体医护人员会竭尽全力,严防输入,守护敦城这片净土,相信冬天终会过去,春天也会如约而至,同心坚守平凡的你我都愿疫情早日结束,愿一线的战友早日回归家。(敦化市医院供稿)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