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付杨 报道)又是一年清明时,吉林省延吉市多家花店黄白菊花、白百合、白玫瑰、满天星等祭祀鲜花销售红火,甚至一花难求,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清明节用鲜花祭奠的方式,缅怀亲人、寄托哀思。
4月4日上午,在金华城对面的汇丰鲜花店里,店主邓葛丽正在制作最后一束祭祀鲜花。她告诉记者,今年清明节,受疫情影响,加上处于防火期,大家都追求用鲜花代替点烛、燃香、烧纸的文明祭祀,她家卖出了近400束祭祀鲜花,比往年增多了30%,是历年来销量最好的一年。
邓葛丽的花店是已经开了28年的老店,顾客多、需求大。在两个星期前,邓葛丽就通过微信朋友圈、顾客群等渠道,通知顾客提前预定清明祭祀鲜花。“因为疫情,所以鲜花进货不方便,而且菊花除了清明节,平时都用不上,卖不了,为了尽量减少损失,我们就根据客人的预定需求进货。”从4月1日开始,邓葛丽就开始进行鲜花的剪枝、打叶、吸水、包装等准备工作,3日已有大量顾客前来取花,4日早上8点左右,大部分的祭祀花都已经取走。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几家位于公园路上的花店,同样的,店里的祭祀花均已售完,销售量基本与往年持平或略高于往年。期间,不少市民来到花店欲购买祭祀鲜花,但都无功而返。一对母女告诉记者,她们已经跑了五家花店了,仍没有买到祭祀用的鲜花。一位先生在询问了好几家花店后,在一家花店买了一束由颜色较为清淡的鲜花做成的祭祀花,他说:“买不到,这也是勉强做的,不是我想要的样子。”
店主们纷纷表示,花材均为预定,数量有限,所以临时增加的花束很难制作,好多当日来买花的人就买不到了。
随着人们文明祭祀和安全祭祀的意识不断提高,大家自觉遵守祭扫秩序,传统祭扫方式正在被敬献鲜花、网络云祭祀等方式取代,形成了“绿色清明,文明祭祀”的新风尚。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