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张宇锋报道)5月25日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延边大学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专业优势,以心理学专业为依托,由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牵头选拔了15名具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且至少有5年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经验的教师和专家组成专业团队,于2月1日起面向社会公众和广大师生开通心理援助服务热线。
延边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崔美玉表示,延边大学作为延边地区唯一的综合性高等学府,理应担负起高校服务地方的责任,发挥智库作用,彰显高校影响力。4名教师参加到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为公众提供了高质量专业性的心理援助服务。
3月初,学校有10名心理学专家主动加入到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国际抗疫社工——心理支持服务”志愿行动中,分别承担起韩日多元文化家庭、留学生等不同群体的心理疏导任务,其中刘惠善、崔美玉、李淑玲、廉香莲4人获“杰出志愿者”荣誉称号,为共抗疫情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受到了广泛好评。
工作中,成员们轮流值班,做好热线电话的接听和答疑工作,为国际咨询者开展心理疏导服务。服务期间手机从不敢离开视线范围,生怕漏掉电话和信息。崔美玉在采访中谈到,国际心理援助活动让她感觉压力更大,在活动中的表现代表着中国教师形象,能否妥善开展工作事关我国的国际形象,所以她们对每一个咨询者的每一个疑问都非常重视,全力以赴地为咨询者答疑解惑,争取做到尽善尽美。
崔美玉介绍,在疫情中开展心理援助是一项此前没有触及的工作,难免遇到一些问题,延边大学心理援助热线设有督导组,会定期组织老师们交流探讨,彼此开导,并对具体工作做出相应指导。所有工作人员对这项工作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觉得,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辛勤努力,能为疫情中的人们缓解压力、放松心态,进而拯救生命,是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这样的工作总是让人充满成就感,辛苦但是值得。
团队成员一致表示,这项工作让大家受益颇丰,不断地答疑解惑也让大家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并且探索出一条在疫情中开展心理援助的稳定工作模式,这无论对现在还是未来都有极大的帮助。关于未来的工作,老师们早已做好学生返校后的心理辅导工作准备,他们制定了心理危机预案,分别开展了师生网络心理测试,并在网上提供咨询服务,大家有能力,也有信心将心理援助工作开展得更好,将心理援助的大爱向更深更远的地方传播下去。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