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记者贾欣欣)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以来,吉林省珲春市通过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和管控、生态保护和修复,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天空越来越蓝、水质越来越清、生态越来越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记者从延边州生态环境局珲春市分局获悉,5月份珲春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96.77%(优25天、占总比80.65%,良5天、占总比16.13%)。全月未降酸雨,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浓度为24ug/m3;细颗粒物PM2.5的浓度为13ug/m3;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老龙口水库水质达到Ⅱ类标准,达标率100%;国控春化断面、省控西崴子断面、州控大桥断面均符合Ⅱ类标准;国考三家子、镇安岭断面分别符合Ⅲ类、Ⅰ类标准。“河长制”春化、三家子、西崴子、圈河、库克纳河下月监测断面分别达到Ⅱ类、Ⅲ类、Ⅲ类、Ⅲ类、Ⅲ类标准,功能区地表水春化、老龙口、新明、珲春4个断面均达到Ⅱ类标准。声环境质量良好。
为做好生态环保工作,珲春市全力推动环保督察和绿盾问题整改,全市生态环境问题共计722个(项),已完成整改696个,其中197项环保督察问题已整改完成180项(剩17项),525个“绿盾”问题已整改完成516个(本月完成2个,剩9个)。剩余26个生态环境问题去掉重复实有17个问题点位。其中森泰牧业3个点位正在拆除,预计6月底前完成整改。同时,珲春市全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建立“决胜2020污染防治攻坚调度”微信群,每月调度水、气、土污染防治攻坚任务推进情况。
在执法检查监督方面,珲春市加强春季秸秆禁烧巡查工作,每天对辖区各乡(镇)焚烧秸秆情况进行24小时三班倒巡查。持续开展水源保护区内环境违法违规问题排查整治。加大环境违法行为查处力度,5月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0件,其中涉噪声6件,涉气2件,涉建设项目2件。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现有自动站监测网络,认真开展加密监测,重点断面值班值守,密切关注、及时掌握空气、水环境质量变化状况,确保全市环境质量安全。加强辐射自动监测站的运行和维护工作,安排专职技术管理人员负责自动监测站的管理运行工作,并落实了“周巡检”运行管理制度,做好巡检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了自动站的正常运行。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