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末的吉林省龙井市,广袤的山野一片浓绿,有风吹过,一人高的玉米杆汹涌起伏,一座座村屯显露身形,深沉而静默……因人口外流,这里的农村地区,高龄独居、空巢、老龄化、群众养老难等问题凸显。
“张院长,啥时候能睡上护理床啊,年纪大,骨头硬了,现在每天起来坐下都难……”位于东盛涌镇龙山村的第二社会福利服务中心,203室躺在炕铺里的81岁老人朴今淑,向中心负责人张国善打听。“阿迈!象山给我们捐的床最迟9月份能到,到时您就方便了”。张国善软语安抚她。
按照朝鲜族传统,第二社会服务福利中心的“养老房”地板都是统一的暖炕,与朴今淑一样,“安家”中心的老人们全部席地而坐,席地而睡。“年轻人没事,老了骨头成型,坐、躺、站都是折磨,护理起来也极为不便。”张国善说,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添置护理床,但因资金有限,到目前,全院仅有10张护理床,远远满足不了老人们的需求。
正巧,今年6月中旬,象山爵溪街道派驻到东盛涌镇的挂职干部吴宇凡走访到龙山村,专程去该中心看望慰问老人,交流中,张国善提了一嘴“护理床”的需求。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走访结束后的第一时间,吴宇凡就与象山县慈善总会进行联系沟通,在他牵线搭桥下,7月下旬,象山县慈善总会决定向东盛涌镇捐助打造“老年康复之家”,援助该中心室内设备购置项目资金8万元。
“象山援助购置的设备除30张护理床外,还有供应开水的锅炉和数字化办公设备,以及一些小型的室内娱乐设备。”东盛涌镇副镇长张俊辉介绍,目前相关善款已经打入专有账户,采购工作正加紧进行,预计9月初,所有援助的设备将全部到位。
不仅是第二社会服务福利中心,在东盛涌镇较偏远的勇成村,一座投资20万元的村级养老大院也正加紧规划设计中。据悉,该项目由象山县慈善总会与勇成村设立专项“帮扶基金”资助援建,建成后可为全村老人提供就餐服务、生活照顾、日间休息、休闲娱乐等综合性日间照料服务。象山的社会慈善力量,正以不同形式和渠道,帮扶满足龙井农村贫困老人的养老需求。(中共龙井市委宣传部供稿)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