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韩龙玉)吉林省延吉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全面强化农村农业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执行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针对全市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建立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定符合实际的禁止和限制发展产业目录,明确种植业、养殖业发展方向和开发强度,强化准入管理和底线约束。生态保护红线内禁止城镇化和工业化活动,生态保护红线内现存的耕地不得擅自扩大规模。严禁以任何形式围垦河流、违法占用河流水域,严格管控沿河农业面源污染。
加强网格化管理。创新监管手段,运用新技术装备,加强镇村治安网格化管理平台建设,及时发现农业农村环境问题。鼓励公众监督,对农村地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事件进行举报,同时,结合第二次全国污染原普查和相关部门已开展的污染源调查统计工作,建立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平台。
构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结合现有环境监测网络和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工作,加强对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日处理能力20吨及以上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和畜禽规模养殖场排污口的水质监测。适当设置或增加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点位,结合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工作机制。
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认真落实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明确承担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机构和人员,确保责有人负、事有人干,实施城乡统一监督指导,深入推动村镇绿色发展。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