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马延青)我,一名基层法院的普通法官。
人生七十古来稀,转眼已过五十七。五十八岁的我摩挲着越发花白的头发之余,也常想人生过半自己留下了些什么。近年越来越发现,很多事情在重复做,很多事情不记得了,更多的是有一些模模糊糊的印象。
但是关于法院,这个工作了四十年的地方,所有的记忆都依然在脑海里欢快地跳跃,那么鲜活。门前的几棵松树褪去青涩,不再是枝芽,如今仍守在这里,携手挺拔。似乎从未变过,又好似全然不同了。周围不再是漫漫的荒芜和干燥的黄土,手中不再是褪色的钢笔和发黄的钢锥。
这几年,在往林区办案的路上愈发喜欢看两侧的山林,满目苍翠,层层叠叠的枝叶间漏下点点的日光,不时传来一阵动物觅食的窸窸窣窣,远处眺到天边影影绰绰的鸟儿。偶尔,会遇上几次大雨,车外是四溅的水花,周遭是一如从前汲汲吸取水源的一棵棵生命之树。这些树,一株株,当初还只有婴孩手臂粗,现在仰望着都看不到顶。这些年,我们看着他们经过了寒冬凛冽的风,夏日瓢泼的雨;守护着他们一次次躲过人们手中的锯。
一九八零年进入法院工作,做过书记员、法官助理、现在是一名法官。生活算平淡,工作还繁忙。这些年办过的案子逾千件,审判过程中,手中不是一个个案件,而是一段段人生。面对两方当事人的民事纠纷,没有一位审判法官不想法情兼顾,但自古悲欢两难全,何来安得双全法。手中法槌上下,就是一锤定音。所以即使已经从事法律工作三十多年,还是不敢托大,在如今的每个夜晚,我仍不敢放下手中的书。多少次午夜梦回,猛然想起某个理论、原则、解释、纪要、判例似乎还记不清,又坐回书桌前,埋头苦读,倒像小时没写完作业的孩童样子。
在法院工作,周围诱惑不少,这些年也见了不少没守住底线的例子。记得曾听过的一句话:终有一天,我们会成为自己曾经所讨厌的那种人。但,我不愿让淌过的流年把心磨得光滑圆润,慢慢失去棱角。只愿守着有棱角的心,如少年模样,没有觥筹交错,只是澄思寂虑。尝遍风雪艰辛,不忘对理想的向往钟情。
人生虽过半,我心仍少年。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