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拼多多助力中小微企业线上成长

发布时间:2020-10-28 14:12:5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杨波报道)母子白手创业25年,传承创新朝鲜族美食。胡钢,1987年生于吉林省珲春市。胡钢小时候家境贫寒,有两个双胞胎妹妹,家中日常甚至吃不起大米白面,孩子们只好到矿上捡煤来补贴家用。

生活重压下,上世纪九十年代,母亲翁桂新决定去北京打工,开始了“创一代”的传奇之旅。在饭店帮厨时,翁桂新发现北京菜市场里的牛板筋都被当作边角废料扔掉,几乎没有销路,而在延边,拌板筋是当地朝鲜族最重要的特色美食,销量很大。翁桂新看准了这个商机,从北京采购牛板筋,坐绿皮车运回延吉。第一次是10斤,赚了100元钱,全家人兴奋好几天……20斤、50斤,一火车皮,翁桂新甚至打开了国际贸易的大门。1998年,翁桂新从北京回到延吉市,在西市场开了一间10平方米的档口,延续食品批发生意。

翁桂新创业的2.0版是由儿子胡钢实现的。2006年胡钢赴北京上大学,大二时他开始了校园创业。“当时,大家都没听说过延边的泡菜,我从小就爱吃,我想这么好吃的东西,我要让大家都知道。”他向母亲借了5000元钱,自己和同学凑了3000元,从延边进购传统泡菜,拿到学校里卖。延边泡菜在校园一炮而红,还没等店铺正式开业,货就被秒光,甚至每天店门口的长队都排出20米。

大学期间,胡钢把延边泡菜的销售链条延伸到大学城的商超,毕业后他自己建厂,创新朝鲜族美食产品。初创时期,团队只有6个人,胡钢既当老板又当炊事员、锅炉工、电焊工……当时公司的年销售额就已经达到了2000万元。

2014年,北京工厂租赁合同到期,翁桂新邀儿子回家办厂。翁桂新在延吉市建了一间厂房,格局跟胡钢在北京的厂一模一样,她给儿子发了一段视频:“儿子,回家吧,东北现在环境挺好,成本也有优势,你回来试试吧。”胡钢回家与母亲创立了韩食府品牌,又在3年后迁入开发区12000平方米的新厂。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创新朝鲜族美食,胡钢多年来一直在钻研和创新朝鲜族民族美食的配方,他自己考下了国家高级化验员和食品研发师的资格证书,每一款产品的配方都要调试上百次。目前,韩食府的泡菜系列、牛板筋系列产品远销海外,公司总产值达6000万余元,线下门店遍布100余个城市,线下直营店、加盟店、代理商、经销商已达数千余家,带动数万人就业。

公司主要经营朝鲜族泡菜、酱腌菜,肉制品、豆制品、打糕、冷面、水饺、米肠、米酒、调味料等七条产品生产线,百余种产品,实现延边特色食品一站式购齐的完整体系,为消费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采购平台,休闲系列食品、即拌即食,即热即食产品已遍及全国上万家商超及酒店,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可。依靠传统配方结合现代工艺,不断创新研发新产品上市,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助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合作伙伴共享共赢,为百姓提供健康放心的食品。韩食府顺利获得了国际管理体系认证。获准使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企业,公司获得农业产业化州级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延边州知名商标,吉林省著名商标、延吉市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单位、延边州守合同重信用AA级企业、延吉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优秀旅游商品奖、延边必吃美食——泡菜推荐名店等多项殊荣。

疫情期间线上突围,民族美食社交电商热销。

受新冠疫情的冲击,今年胡钢公司的销售受到巨大影响,但电商线上的业绩异军突起。“线下降了不少,但是线上翻了一番,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线上销售占据一半的份额。”胡钢说。

80后河南小伙李杰,是韩食府泡菜的合作商之一,主要开辟了社交电商销售渠道,在拼多多上开设了李秀山食品官方旗舰店,将传统延边泡菜进行精致化、品牌化包装。到了冬季销售旺季,店铺的延边辣白菜日销可达2000单。

李杰2016年来到延吉市,承包物流站,接触到电商行业,产生了创业的想法。他开始自学电商运营,不断在新赛道上开辟业务。2019年,李杰在拼多多上注册了店铺,聚焦延边朝鲜族美食产品。“我发现很少有消费者真正了解泡菜文化,我也是到了延吉才知道辣白菜原来有这么多讲究,所以民族产品的线上市场很大。”李杰说。

“如果是机械化生产的辣白菜,产量要比延边的手工辣白菜高出十倍左右,但是口感上差距特别大,延边辣白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身体也特别好。”李杰表示,延边辣白菜选用的是黄心大白菜,经过分切去根、腌制、清洗、脱盐、沥干、手工抹料、发酵、包装等10几道工序,保持朝鲜族的传统工艺。李杰被泡菜的文化底蕴所感染,他也希望拼多多平台上7亿消费者能吃到最正宗的延边泡菜。

朝鲜族小伙回乡创业,拼多多卖石锅推广民俗饮食文化。

1984年出生的朝鲜族小伙尹永鑫,6年前在北京开启了电商创业之路。“当时主要做的是朝鲜族食品,在拼多多上朝鲜族冷面一天最多能卖到1万单。”2018年,尹永鑫回到了家乡延吉市,继续在社交电商上开拓版图,店铺也积累了近2000个粉丝。

民俗食品市场日趋成熟,尹永鑫将目光聚焦在朝鲜族传统石锅这个冷门的品类上。“想要卖石锅,一方面是这个品类还存在一定的空白,另一方面也想推广民俗文化,石锅是非常好的东西,但是很多人都不了解它。”尹永鑫表示,石锅是朝鲜族家庭的必备厨具,用来做拌饭、营养饭、酱汤,石锅里的微量元素对人体有益。

石锅产品上线一个月有余,目前已经在平台上售出1000多单。虽然还没有实现盈利,但尹永鑫并不着急。“值得高兴的是,来咨询石锅产品的不仅有朝鲜族餐馆,还有很多普通的消费者。”他认为,在电商平台上售卖民俗特色产品,一定是长远规划,不能急于求成,要把民族文化的底蕴发扬出来,把产品做精做好。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