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记者聆听

脱贫攻坚这5年,小乡村有了新变化

发布时间:2020-10-30 17:08:4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杨波 报道)北道村位于吉林省安图县松江镇东北部,距镇区10公里。户籍人口74户、205人,常住人口26户、61人。全村耕地面积150公顷,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大豆。2015年7月,延边州商务局开始帮扶北道村,并于2017年底退出贫困村行列。5年来,州商务局筹集资金70余万元,建成农产品加工厂、改造种植香菇大棚、安装锌钢护栏、种植300棵绿化树、修整边沟等项目。通过帮扶北道村的人居环境、村民精神面貌和集体收入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贫困户全部脱贫的目标。

变化之一:加强队伍建设,面貌焕然一新。

北道村是朝鲜族村庄,超过80%的村民都出国打工,在村党员2名,村两委干部严重不足。北道村驻村工作队结合实际,积极宣传动员年轻村民靠近党组织,考察培养其中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近三年连续发展3名党员,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调整了村委会干部,同时还培养3名入党积极分子,改变了前些年每年都没有发展党员的状况。

每逢端午、中秋等重大节日,州商务局驻村工作队都给贫困户送去慰问品,每年春节前夕帮扶单位都会给全体村民送去米和油,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每逢三八妇女节、老人节等节日,都组织全体村民开展庆祝活动,每次组织有舞蹈、唱歌、朗诵、游艺节目,同时邀请帮扶单位领导干部共同联欢,村民们脸上散发着幸福的笑容,连连称赞党的政策好。

变化之二:改善村容村貌,共建美丽庭院。

为了改善贫困村的村容村貌,驻村工作队、村干部积极响应松江镇“双九条”创新举措,因户设岗,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户负责村内环境卫生监督工作,共设置卫生保洁员2名、河道保洁员1名、卫生监督员5名。切实增加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同时,北道村驻村工作队灵活推进村内围栏改造工作,采取“帮扶单位兜底、集体补贴一块、镇里奖励一块”,其中州商务局筹资15万元,协调2万元,共修建了2000余延长米锌钢围栏。还筹资4.5万元,在村道一侧种植了300棵黄叶榆和红叶李。走进现在的北道村,过去垃圾乱扔、粪污乱排的现象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干净的水泥院坝、干净卫生的道路,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得到村内村民的一致好评。

北道村全面落实“十户一组”工作模式,结合实际、整合利用资源,将全村划分为3个小组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优势,选配3名村干部为“十户一组”组长,驻村工作队员副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开展全村环境大整治。同时,村民积极参与清洁庭院卫生死角、清理房前屋后的堆积物、及时处置生活垃圾等,培养不乱扔乱抛、清洁美化环境的好习惯,并且在全村范围内开展互评互比工作,定期评选优秀“十户一组”“美丽庭院”“干净人家”、星级文明户进行表彰,实现了以“制度”促“共识”,以“共识”推“共治”。截至目前开展评比9次,发放奖励资金2000元,设立流动红旗2个。现在的北道村村内庭院卫生利落,户户摆放有序,家家洁净舒适,彻底从昔日“脏乱差”,变身“洁净美”。

变化之三:多方筹集资金,建立支柱产业。

以前的北道村一直没有主导产业引领,村里也没有集体经济,是典型的贫困村。自从马新民担任第一书记后,争取扶贫资金15万元,建设了5个蔬菜大棚,共计2500平方米,2016年末竣工,通过积极组织贫困户及部分村民,召开村民大会,通过合作社章程,选举产生合作社领导成员,成立了村里第一个合作社——安图县松江镇北道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了提高蔬菜大棚收益,2018年,州商务局筹资10万元对蔬菜大棚进行了改造,协调汪清县干菜有限公司租用5个冷棚,种植香菇,每个大棚租金2000元左右,增加集体收入1万元左右。

2017年,州商务局筹资30万元,建设300平方米厂房,成立了村里第一个村办企业——延边北道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利用汪清县干菜有限公司蔬菜出口订单,组织村民种植5亩辣椒,进行腌制并出口销售,增加集体收入1万元左右。

2018和2019年,积极引进长白县、延吉市等地客商签订6年种植大田人参项目,组织村干部调整置换等方式,完成近30公顷连片土地种植大田人参。每年为村民增加收入5万元。目前已经开始种植人参。

2020年年底人均收入预计达到1.28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7.61万元。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