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经济

象山小菌菇撑起龙井村民“致富伞”

发布时间:2020-11-24 15:26:1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郑丹凤 报道)眼下,吉林省延边州龙井市东盛涌镇龙山村,大田种植的赤松茸菌丝已经进入“休眠”。当最后一批赤松茸采摘分拣晒制完毕,60岁的徐福杰拿到了一天劳作的120元工资,喜滋滋骑车归家。秋末的寒风凌厉,她的心却是火热的。

徐福杰是龙山村的建档立卡户,她和老伴徐永吉体弱多病,全家仅一亩多地,收入微薄。虽说有各级补助和一些基本保障,但老两口心里总不是滋味。“自己没本事,成了贫困户,拖累政府照顾我们!”

今年六月,来自象山的宁波宏森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龙井创办了新生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龙山村的300亩土地流转成为该公司的菌菇种植示范基地。基地建设、种植生产都需要人手,旺季用工超过50人。企业在象山、龙井有关方面的支持下,设立了“扶贫车间”,向就近5户建档立卡户提供长期就业岗位。于是,徐福杰成了基地的一名固定雇工。

“干农活都是熟手,基地安排的下菌种、采菇、分拣这些活儿,一学就会,工资一日一结,生活越过越有盼头!”徐福杰激动地说,尝到务工增收的甜头,前不久老伴徐永吉通过东西部劳务协作转移就业到象山一家公司,月收入达5500元。

2018年以来,为了帮助更多的建档立卡户扶志以自强,象山通过企业投资等方式,在龙井市2个贫困村设立了大米加工、白鹅养殖等各类扶贫车间,采取公司+基地(扶贫车间)的模式,以工代训进行技能培训,帮助20户建档立卡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监测显示,就近就业的建档立卡户年增收达到4000元以上。

龙井市扶贫办副主任、象山挂职干部吴晓介绍,除了在龙井当地建扶贫车间外,还组织相对年轻的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象山就业,2018年至今,龙井市贫困户赴象山务工累计77人次,达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脱贫一家,带动一片”的社会经济双赢效应。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