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杨波 报道)近日,吉林延边宁波商会再次前往珲春市马川子乡红星村开展慰问帮扶活动。
延边宁波商会成立三年来,始终坚持“真情回馈延边百姓”理念,紧紧围绕宁波市与延边州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契机,“发挥好‘抱团’‘两栖’优势,发扬‘宁波帮’精神”,从商会班子成员到每一位会员都在用实际行动向全州各族人民诠释着甬商的无疆大爱,真心实意为群众谋福祉,为群众谋实惠,把帮扶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走心不走过场,扶贫扶到心坎上,以“四步走”的实干作为赢得信任和满意。
动起来,提高捐助力度。
“延甬两地一家亲”。结合对口帮扶政策,商会通过捐赠扶贫帮助贫困村完善基础设施,采用“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的形式,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提升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2018年,出资10万为汪清县贫困村修建广场,向延吉市小营镇捐赠办公设备等等。为龙井市东盛涌镇勇成村和汪清县百草沟镇丽城村37户贫困户送去111袋大米和豆油及炕板胶、电磁炉等生活用品。一年的时间曾7赴汪清县开展进村扶贫工作。疫情危难时,帮扶脚步不停歇,再访16户贫困户,商会志愿服务队为空巢老人献爱心,延吉市小营镇仁坪村、珲春市哈达门乡河北村、延吉市朝阳川镇德新村等地处处留下扶贫帮困的脚步。另外还始终关注着延边的莘莘学子,2017年,向朝阳川光华小学、三道湾镇支边小学捐赠845套优质校服,2019年1月,向延边二中21位贫困学生捐赠6.3万元等等。
担起来,传递扶难温度。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延边有难,甬商担当。”商会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在三个方面解决“难”题。解决残“难”。积极配合州残联开展残疾人事业扶持活动,大力支持残疾人创业就业。商会参加残疾人作品义卖活动,已向州残联肢体协会捐款捐物、走访残疾贫困户等方式,送大米、面粉、豆油等生活用品及慰问金累计13.3万元。解决灾“难”。2017年7月,延边地区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各县市均遭受到有史以来最大一次洪涝灾害。商会秘书长远瑶带领会员紧急采购了矿泉水350箱、面包30箱、毛毯260条,连夜将两货车的救灾物资送抵敦化市沙河沿镇。解决疫“难”。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爆发后,商会积极响应州政协“众志成城、凝心聚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倡议,向全体会员发出捐款捐物的抗疫号召。商会汇聚会员捐款捐物总计56.4万余元。特别是在疫情初期,在很多会员仍在宁波过年的情况下,筹集善款10.2万元、2.5万个口罩,2月11日之前通过各种途径紧急调配物资,通过各种途径急送延吉市公安局、延边边境管理支队、汪清县公安局、珲春市公安局、龙井市公安局,各街道、派出所等全州40余个一线抗疫单位,为全州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帮起来,加快脱贫脚步。
“涓涓细流,汇成江河”。为持续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让困难家庭切实感受党的光辉与社会温情,商会坚持每月开展一次精准帮扶系列活动,帮扶对象主要以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为主,每一位入选的帮扶对象都要经过严格审核,确保真正贫困和最需要帮助的群体得到帮助。2018年6月,了解到汪清县两个贫困村富岩村、棉田村贫困状况及村民的需求,实施“小鸡回家”计划,随即发动105名会员捐款,并将全部的15400元捐款购买鸡雏2200只送到村民手中,受惠群众达110户。
联起来,拓展扶贫宽度。
“众人拾柴火焰高”。为促进社会帮扶资源和扶贫协作有效对接,提升商会服务脱贫攻坚工作能力及合作水平。2019年7月,商会与延吉市工商联(商会)签署了帮扶框架协议,开展以送政策、送知识、送温暖、与贫困户交心为主题的“三送一交心”,为“党爱超市”提供物资保证,并形成稳定长效的帮扶机制。三年来,商会累计开展扶贫活动65次,捐赠合计119.3万元。
延边宁波商会将致力于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从“分散式”扶贫到“区块式”扶贫、从“短期机制”扶贫到“长效机制”方向转变,致富思源,回馈社会。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