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杨波 报道)2020年,吉林省敦化市妇联围绕“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在家庭上做文章,在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上下功夫,积极发挥市婚姻家庭辅导中心“稳定剂”作用,创新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工作,为解决新时代家庭建设问题贡献智慧。今年以来,辅导中心共接待欲离婚夫妻1851对,劝和559对,劝和率达30.19%。
一是注重强化三有建设,确保效果。连续两年向市政府争取经费共40万元用于开展工作。加强场地建设和硬件投入,在政务中心婚姻登记大厅扩建办公场所,建立环境温馨兼具私密性的辅导室。加大婚姻家庭辅导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志愿者的排班管理工作,加强法律法规、心理疏导、婚姻家庭经营、志愿服务、调解技巧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志愿者的专业素质和调解能力,以专业化队伍保障高效化服务,保证了中心的日常运营和工作开展,做到了有人干事、有阵地做事、有钱办事。
二是注重服务对象差异,筑牢防线。中心每天入驻8-10名志愿者,对前来办理协议离婚的夫妻进行登记分流、问询笔录、矛盾调适和劝解辅导服务。调解时,志愿者以控制当事人情绪为主,认真倾听倾诉,分开辅导,依法、依理、依情对婚姻存在的问题做出基本判断,传输正面理念。对冲动离婚或因家庭琐事导致矛盾的,对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使夫妻双方认识自身不足,理解对方不易,懂得婚姻关系中理解、包容、付出的重要性。对婚姻出现危机但可以继续维系婚姻家庭关系的当事人,通过辅导帮助其正确理性面对问题和矛盾,掌握经营婚姻、化解危机的技巧,改善家庭成员关系,科学教育子女,提高婚姻家庭问题应对能力,对婚姻关系做出理性选择。对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或存在吸毒、赌博、严重家暴等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家庭,告知其相关法律规定,尊重当事人意愿,引导其进入离婚程序,并通过辅导,帮助其学习成长,减少离婚对孩子及家庭成员的伤害,循循善诱抚平心理创伤,引导他们更好地适应离婚后的生活,重燃生活希望。
三是注重延伸服务链条,主动作为。充分利用“三八维权周”、“12.4”法制宣传日等重要节点,向前延伸服务链条,从源头预防纠纷,大力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反家暴法》《民法典》《吉林省反家暴条例》等法律法规,引导广大妇女群众和家庭成员树立现代法制理念,提高懂法用法水平。向后延伸,巩固调解结果。对已劝和及处于离婚冷静期内的当事人,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婚姻危机干预和跟踪回访,巩固劝和成果。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