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经济

图们市水南村:小村庄走上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发布时间:2020-12-23 13:02:2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杨波 报道)12月22日,“全面小康,幸福延边”2020网络媒体延边行活动成员来到图们市水南村,探访小村庄如何走上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穿过水南村的大门,一座实木结构飞檐琉璃瓦建筑,吸引了众人的眼球,循着悠扬的音乐声,穿过小桥流水的栈道,就来到了水南村旅游服务中心大厅。

泥草房改造,让小村换新颜。在党建服务中心的墙壁上有着十几张对比鲜明的新老照片。通过这些照片,采访团成员们才真正了解到当年破败小山村的真实情况,长满蒿草的荒芜小道,摇摇欲坠的泥草房……

“过去村里道路坑洼泥泞,居住环境差,也没什么产业,很多人无奈到国外打工赚钱。”谈起过去的村容村貌,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哲龙感慨地说。

过去的水南村曾是原红光乡政府所在地,当时村民有1000多户。后因撤乡并镇,水南村逐渐缺少了人气。随之而来的就是村民的净流失,但凡有点门路的年轻人,都投亲靠友出国打工去了,许多年轻人为了孩子的未来,大都去了教育资源更好的城里,一时间水南村仿佛已经没有了未来。

2010年,罗哲龙当选水南村村委会主任,他随即抓住国家对泥草房改造予以补贴的这一契机,在村里开始了一场泥草房改造“革命”,让村子换新颜。

农村管网改造,村里生活污水有去处。改造升级后的水南村,居住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白墙黑瓦、窗明几净。住的条件好了,可是村民生活上的问题又出来了,那就是生活污水没有去处,只能倒在路上。

从2018年开始,水南村借助政府实施农村管网改造这一东风,进行了雨污水分流提升改造,接入了城市管网使村里生活污水有了去处。

发展乡村旅游,实现稳定脱贫。安装路灯50盏,修建围栏1500米,新建砖瓦房100座,建设接待服务中心1栋、民宿20座、吊桥1架、栈道1条……

有文化的村庄才有美好未来。村里大胆提出依托独特的地域优势和文化优势,发展“红色旅游”“民俗旅游”“观光农业旅游”的构想,挖掘当地朝鲜族文化和风情民俗,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旅游目的地。江米鸡、石锅酱汤等朝鲜族特色佳肴让游客赞不绝口。

2017年,水南村全体脱贫。脱贫之后,水南村大步迈向乡村振兴。

“村民奔小康,可持续发展还需要项目做支撑。”罗哲龙说。

对此,该村在项目建设上紧紧围绕村里丰富的资源全面展开。

“村里集合扶贫政策托底,依托君子兰花卉基地、海宝食用菌基地、旅游产业等扶贫项目,提高村集体收益和贫困户的个人收入,实现稳定脱贫。”水南村年轻干部金国星向记者说。

君子兰种植项目再投入240万元东西部援建资金扩大规模,三期工程建设已经完工,全部投入运营后可上交固定收益32万元;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稳定运营,今后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及扩大知名度……

今年,“美丽乡村”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正式落地水南村,村里美丽乡村建设大幕开启。

“村子发展好了,村子变得更有吸引力,外出打工的人陆续回国。今年就有三人回国,其中两人是回村创业。”金国星向记者说。

村风正、民心顺,文明和谐的水南将越变越好。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