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记者聆听

吉林和龙村民邱大成的幸福轨迹

发布时间:2021-01-09 17:00:5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牛泽刚 报道)1月1日一大早,吉林省和龙市龙城镇兴西村村民邱大成就收到儿子通过微信转账的1000元钱。以前,邱大成一直筹钱供养儿子,甚至为此多年举债。如今,能花到儿子赚到的钱,邱大成老两口喜极而泣。邱大成告诉记者:“是党的关怀和包保单位的帮扶,让我们脱贫过上了好日子,新的一年,一定会有更大的变化和更好的发展。”

邱大成的儿子今年18周岁,是吉林化工学院大三学生,目前正在一家企业实习,月收入2000元。回想起从前的穷苦日子,邱大成十分感慨:“孩子小的时候,家里没有车,到市里上幼儿园都是我们夫妻俩轮班背着走路去。从兴西村到市区要走半个多小时,那时路也不好全是土路,下雨就更难走了。一年以后,邻近村成立青头小学,学校看到我的难处,同意让孩子提前两年进入青头小学。当时,家里只有1公顷田地,年收入不到5000元,除去吃穿用度基本不剩啥,孩子上学就成了负担。这些年为了供孩子上学,家里欠了不少外债。”2016年,邱大成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针对他家因学致贫的实际情况,村包保单位吉林化工学院不仅为他制定了脱贫计划,还为孩子的前程做了详尽规划:先入吉林化工学院读专科,然后专升本,再送去部队锻炼。2018年,邱大成的儿子顺利进入吉林化工学院学习,学校为他减免了食宿费,并申请了每年4000元的助学生活补助金。

解决了孩子的学习生活难题,邱大成安心打起翻身仗。2018年,他利用和龙市在全市开展脱贫攻坚百日会战行动大力发展“六小工程”之机,搞起养殖业,购进大量鸡雏和鹅苗,精心饲养,同时借助包保单位驻村第一书记吴枝辉搭建的交流平台,积极向吉林农业大学相关技术人员请教学习,有效提升了鸡雏、鹅苗存活率,增加了成品鸡、成品鹅的产蛋率,将一只只鸡和鹅培育成“产蛋能手”,邱大成因此成功脱贫。尝到了勤劳致富甜头的邱大成,第二年乘胜追击,扩大养殖规模,并承包10公顷土地种植玉米。“我现在种地,加上养鸡和鹅,每年纯收入达到8万元,孩子也有了一部分收入,我的生活越来越好。”

记者在邱大成家看到,新修的铁门刚刷了蓝漆,三间大瓦房矗立在2000多平方米的大院子中央,屋后棚内圈养的鸡和鹅羽毛油亮,正摇着胖胖的身躯悠然地晒太阳。屋前院墙边的一排玉米楼内,装满了黄澄澄的玉米。院子中央整齐地停放两台大中型拖拉机和一台全自动玉米收获机。屋内温暖如春,灶坑内火烧得正旺,锅里飘出浓浓的肉香。邱大成告诉记者,他的儿子昨天打电话告诉家里,元旦加班回不来,让他们老两口多买点好吃的。“啥是好吃的呀,现在生活好了,天天换样吃,过年和平常也没太大区别。”邱大成自豪地说。

物质生活富裕了,精神生活也不能落后。两年前,邱大成就向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20年8月26日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如今已成为兴西村村委会后备干部的邱大成,不仅对自己奔小康信心满满,还下定决心带领兴西村的乡亲共同致富。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