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侯媛媛)他今年44岁,参加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已经19年了。可以说,他把自己最好的年华献给了公安交通管理事业。他,就是被吉林省安图县公安交警大队年轻民警辅警们亲切地称为“于哥”的榆树川公路中队辅警于顶维。
于顶维参加过公安机关招警考试,但因其身高差两厘米未能入警,而于2001年被安图县公安局聘用为协警员,2006年转为公益岗位交通协管员,2018年转为员额编交通管理辅警。
近20年来,于顶维埋头公安,勤奋学习、踏实工作,严守警纪,不断进取,先后被县公安局评为优秀协勤、被州交警支队评为交通管理先进个人。
干工作,他和同事们摽着劲儿创先争优。于顶维到交警一线中队后,因其文化水平高又相对较为年轻,所以领导和同事们都拿他当“全才”用。每天,他不但跟民警上路执勤,还协助本中队各位有执法权的民警整理制作“醉驾”案犯的违法犯罪案件卷宗。
由于他办事认真,文化底子厚实,又善于学习新知识,所以他协助执法民警整理制作的卷宗规范、整洁、无差错,连局法制大队的专职审核人员都很看重他,常在电话中直接与他讨论案件问题。其他路面管理中队也多次把案件卷宗先送到他那整理,订正错误后再报局法制大队审核。
对百姓,他总是笑脸相迎、真诚相待。于顶维虽然是一名辅警,只能协助执法,不能擅作决定,但是对于百姓的求助,他却敢于应承,从不拒绝。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不论是打听道的还是车发生了故障需要修理的,他都笑脸相迎,真诚帮助。
为百姓安全,他不顾个人安危。2017年7月21日,安图县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暴雨袭击,于顶维所在交警中队辖区成为重灾区。当日凌晨1时许,中队全体民、辅警进入榆树川村挨家挨户做工作,将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这边村民基本都转移出去,那边布尔哈通河的水位就已经涨上了堤岸。突然,于顶维发现还有一位老大爷从河边的一栋房子里出来,像是在查看水情。便迅速跑上去,把那位朝鲜族老人送往安全地带。没想到,老大爷说他的老伴还在家里。于顶维借助警用电筒的强光回头一看,洪水已涨到了老大爷家的院子里,情况万分危急。为了那位大娘的安全,他顾不上多想,飞身向老大爷家跑去。院子里已水深及膝,眼瞅着就要涨到堵住老大爷家的房门了。他三步并做两步冲出水面,猛地拽开房门,边喊着:“水马上淹进来!”边拉起已坐在炕上的大娘,弯腰弓身,背起来就往外跑。此时,院子里的水已经过膝深了。于顶维毫不畏惧,稳稳地背着大娘,穿过正在上涨的洪水走出院门。由于通往安全地带的路已被洪水淹没,他和同事崔宁国一起把老大娘带到了暂时还未被水淹路段的警车上,转道前往安全地带。
不该拿的钱,他一分也不要。这些年,于顶维虽然一直在辅警岗位上工作,但也基本顾不上家,几乎所有的家务都扔给了妻子。他们是2001年结婚的,当年就有了现在正在大学读书的女儿于珈。他妻子韩秀芹深明大义,不但包揽全部家务,还办起理发部,后来又办了小超市,增加收入,保障全家人生活,供女儿上学,支持于顶维工作。这些年,安图县公安民警的经济待遇不断有较大提高,但辅警的待遇却改变得很慢很少。虽然他长时间工资待遇很低,虽然他长时间主要靠妻子挣钱养家,虽然他常觉得自己愧对妻女。但是,不该拿的钱,他一分也不要。
人们都知道辅警没有执法权,但还是有人打辅警的主意。不但经常有交通违法行为人来收买他,还有人从车上拿出烟来送给他。不论是公开送,还是偷着给,他都坚决拒收。他说:“父母一再告诉我们‘别眼馋那样的黑钱,谁都想发家,但就是天天收黑钱也发不了家’”。他还说,要发家必须走正道,走正道才能保持家庭长久发达。他和带他上岗的民警约定:互相监督、互相提醒,走正道,做合格的人民警察。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