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各地警讯

吉林延边:延吉市公安局破获售假系列案件

发布时间:2021-01-29 14:24:5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李鹏)如今,大家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高。但总有个别人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未经授权且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殊不知,侵犯知识产权不仅侵权,也可能构成犯罪……近期,吉林省延边州延吉市公安局环侦大队破获一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经过深挖生产窝点、批发团伙,斩断犯罪链条,抓获犯罪嫌疑人9人,端掉销售、储藏、转运等窝点13处,扣押32个国际知名假冒品牌服装鞋帽及穿戴品类12523件、初步估算涉案价值3700余万元,销售网络涉及北京市、天津市两个直辖市及江苏省、山东省、湖北省、吉林四省九个城市。

高端品牌服装低价出售。去年6月,延吉市公安局环侦大队获得重要线索,位于延吉市新兴街道师范学校对面二楼的一家服装店在售大型百货商场销售的国际知名品牌服装,且售卖价远低于市场价格。杨某子、杨某春等人在实体店以及微信中,存在涉嫌非法销售假冒品牌服装行为。

对此,民警立即将此线索汇报上级领导,市局领导立即要求专案组,全力专破此案。随后,专案组经过综合研判,逐步摸清该犯罪团伙人员构成及分工,掌握销售、储存窝点,分析出销售网络,基本查实犯罪事实,收网时机已然成熟。6月29日,专案组将杨某子、杨某春、金某、许某、金某梅抓获,当场收缴部分假冒品牌服装。经审查,犯罪嫌疑人交代了非法销售假冒品牌服装的犯罪事实。

7月10日,专案组通过顺藤摸瓜,在山东省青岛市将杨某子等人的上线姚某、邵某、吕某、何某抓获,端掉销售、储藏、转运等窝点13处,扣押32个国际知名假冒品牌服装鞋帽及穿戴品类12523件。

高额利润驱使,形成黑色产业链。一件品牌衣服商场卖5百元、6百元,嫌疑人以300多元钱的价格出售,还能赚一半。侵犯知识产权不仅侵权,也可能构成犯罪,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法律常识,但在高额利润面前, 就有人知法犯罪,甚至不惜铤而走险。

“从购买衣服、包装袋、标签、快递……该团伙形成了一个从采购衣服、包装、运输、销售为一体的犯罪产业链条。”专案组在案件侦破期间,对9名犯罪嫌疑人的10余部手机、10余万条收支付数据、账户资金往来数据进行了梳理,从而理清了分销网络的雏形和团伙成员的组织架构。

此案中有上下线两个犯罪团伙,其中,杨某子、杨某春姐俩团伙, 作为线下销售,起初,杨某子等在网络、微信直播销售假冒品牌服装,一年来,俩人获利上百万。看到利润可观,于是,俩人干脆开实体店,从青岛姚某处进货,并发展金某、许某、金某梅为下线代理商疯狂销售。而作为“中间商”的姚某团伙,则负责与厂家接头取货、销售、发货,其妻子邵某负责销售给下线,同时,与吕某、何某通过以网络APP软件上的微信、抖音、网络直播等方式进行销售。网络销售、快递物流的数据量大,销售网络涉及北京市、天津市两个直辖市及江苏省、山东省、湖北省、吉林四省九个城市。

经核实,2017年10月至2020年6月期间,主要犯罪嫌疑人杨某子、杨某春、姚某、邵某通过微信、抖音、直播等方式销售迪桑特、安德玛、阿迪达斯、斐乐、哈吉斯、法国鳄鱼等32个奢侈品、高端品牌,初步估算涉案价值3700余万元。

假冒品牌服装销售范围广、社会危害大。目前,已查明的该系列案件2个团伙,其已销售的假冒品牌服装覆盖全国6省9个城市,销售范围广、数量大,不仅侵害了相关品牌方、品牌厂家、品牌经销商的知识产权及经济利益,甚至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目前,犯罪嫌疑人杨某子、杨某春、金某、许某、金某梅、姚某、邵某、吕某、何某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在此,警方提醒广大市民,购买品牌服装应选择正规官方渠道,并认真核对产品的生产地、品牌、质量认证等信息。对远低于正常市场价格的要格外提高警惕,谨慎选择,切勿因贪小便宜而吃了大亏。同时,应注意留存消费凭据,如发现涉假侵权线索,请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举报电话:110。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