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滚动播报

四“微”一体近群众,党史学习凝聚汪清“心”热度

发布时间:2021-05-14 13:33:3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张志勇)吉林省汪清县把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践行初心使命的“磨刀石”,坚持健全完善长效为民服务机制,零距离面对群众需求,畅通群众联络渠道,走到群众身边,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的“暖心”行动。

焦点微调,项目谋划更加贴近民生。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召开后,汪清县委积极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通知》,全面推进活动安排部署,准确把握活动目标任务。结合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谋发展、敢担当、真作为,聚焦年初确定的“十大民生工程”和“十一件惠民实事”,抓好汪清县社区服务中心及休闲广场建设项目、汪清县满台城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汪清县农村村容村貌提升等民生项目的落实。

以“绣花功夫”办好民生实事。各单位面向群众需求,工作焦点放在为民、惠民、便民项目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上,推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选准重点、定好项目、制定措施,精选制定了88个项目清单。同时,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重要督导内容,围绕项目清单提示提醒、跟踪督办,确保项目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距离微近,深入基层感知群众冷暖。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党员干部就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深入基层,了解群众冷暖安危,地气才能“接起来”,实绩才能“干出来”。事件微小,靶向发力更加精准有效。学史力行,汪清县委既立足眼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更着眼长远、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各部门紧贴群众实际需求,把小事办实、把大事办好、把难事办成,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群众微笑,实干为要构筑城市热度。群众是“咧嘴笑”还是“撇嘴怨”,取决于干事能否对接群众需求、尊重群众感受。汪清县各部门单位、乡镇街道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忧,把烦心事干成暖心事,干一件成一件,事事做到人们心坎里,群众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五一假期,汪清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机关干部志愿服务队到西崴子村,帮助有困难的村民将涝洼地剩余的秸秆清理离田,保证所有村民春耕顺利进行。大川街道幸福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推出“让爱归巢” 特色服务,已为辖区73位空巢高龄老人建立了服务档案,为他们提供更精准化的服务。长荣街道江北社区“万能红管家”组织志愿者为小区老人、困难群众提供义务理发、体检、维权、维修服务,开展文化教育活动、鼓励居民参与说事,提供全方位、参与式、多维度的“贴心”服务。新民街道向辖区党员志愿者发出“我为党旗添抹红”倡议书,广泛开展社区清洁、清理小广告、“菜园变花园”等环境整治活动,关爱贫困户、留守儿童等暖心慰问活动,“红色伴读”“党史知识上门”等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活动60余次。

民之所需,政之所向,力之所至。汪清县将继续采取有力举措,把“问题清单”变为“销号清单”,把为群众办实事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