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枫桥警务”的探索实施,村格警的优化配备,使得农村矛盾更加易发现、早介入、巧处理,吉林省和龙市公安局福洞派出所以三级联调为依托从大角度层级流程化入手,从小方面人情世故点着力,积极化解矛盾纠纷,让群众安心暖心舒心,力促脱贫出列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
一是让有“话语权”的基层干部“内消”矛盾。切实发挥村屯调解室、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作用,通过换届选举选派更加有责任心、工作能力强的治保主任,让村里说话算数、大家尊重的人作为义务帮调员,在村内形成书记主抓,治保主任、村警摸排,义务帮调员“和事”的矛盾调处模式。今年五一期间,辖区张家和李家因为两垄地的事儿发生了口角,两方僵持不下后报警。随即民警立即联系村警和治保主任赶到现场,又叫来村里的老党员张大爷对该地十年乃至二十年前到底是怎么分的说了个通透,矛盾以两家握手言和、互帮种地而解决。今年以来,辖区村两委牵头组织化解矛盾8起,全部即发即化,未出现反复。
二是让矛盾纠纷及时分流联动化解。派出所、司法所定期到村屯了解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情况,对情况及时沟通、信息共享,对有苗头性的矛盾纠纷及时预判分析、分流跟踪、强化措施。与司法所建立联动化解、分流跟进的矛盾化解机制。3月,一位宋姓老奶奶找到派出所民警称:“其在十年前找了个后老伴,2020年老伴去世后,两人一起耕种了十年的小块地其老伴的儿女怎么也不让种了。”得知情况后,民警找来了老奶奶老伴的儿女,问清楚情况后,联系司法所、土地所将情况都摆在面上,把诉求也讲清楚,把矛盾及时化解,后由司法所跟踪后续情况。与司法所等部门联动化解矛盾能够优势互补,更重要的是能够快速化解,缩短当事人的矛盾纠纷“耗时”。
三是党委政府的宏观把控及时为矛盾纠纷“把脉”。近年来,脱贫攻坚趟河过坎,党委政府把平安建设放在了重要位置。由党委政府主导,定期召开平安建设调度会议,特别是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摆上日程、追问结果,形成了矛盾快调、分流问责、反复跟控的良好导向,让矛盾纠纷有人管、有地方说。今年4月末,辖区多家种粮大户田地秸秆离田较差,再不及时离田将耽误今年耕收,后期也容易导致有些农民一时心急违法焚烧秸秆、破坏环境或追加处罚。党委政府立即组织召开会议,及时预判矛盾、阻断发生,对秸秆离田工作统一调度、分片帮干,对能用免耕机的要统一登记、逐个走访确认,对离田不及时快要耽误耕种的,由村里协调大型机械设备帮助解决,确保了全镇应种即种、全面禁烧。(和龙市公安局供稿)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