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

凝聚浙商力量,共促海西发展

发布时间:2021-05-26 13:20:3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王剑锋接见“百名浙商进海西”浙商代表

中国报道讯(张建丰 报道)5月26日,“百名浙商进海西”活动来到海西州州府德令哈,海西州党委书记王剑锋接见浙商代表。浙江省发改委党组成员、省对口办专职副主任陈伟,浙江省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元成茂,海西州委常委、副州长、浙江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蒋伟峰,海西州委常委、秘书长李家成等相关领导出席会议。

王剑锋指出,浙江对口援青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工业项目、社会基础配套方面,浙商对海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少,我们非常欢迎浙商,浙商有实力、做事踏实认真,清亲政商关系把握很好,清清楚楚、干干净净、踏踏实实。

王剑锋认为,当前海西对浙商来说,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海西有资源,矿藏资源丰富,而且资源有特色,是其他地方不具备的;海西有能源,不仅是清洁能源产业有发展空间,同时也有企业用能的空间;海西有容量,海西地方大,土地供给有保障;海西有特色,不仅是特色矿藏,还有特色文创、特色旅游,希望下一步能和浙商有更多合作。

作为曾经的援青干部,陈伟对海西有着浓厚的感情,“三年援建路,一生青海情”。陈伟指出,浙江对口援青是党中央交给浙江省的重要任务,浙江支援是真心实意、真金白银、真抓实干,海西当地政府对援青干部关心支持、高看一眼,两地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陈伟认为,浙江援青的特色是产业援青,这得益于浙江的浙商优势、民营经济特色,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60%以上的税收、70%以上的生产总值、80%以上的外贸出口以及90%以上的就业岗位。而且,浙江省市场主体有800多万户,企业约有300万户,个体工商户约有500万户,按照现在常住人口的规模来看,8个浙江人里面就有1个是做企业的经营者。浙江省委、省政府一直以开放的态度支持浙商往外发展,跳出浙江,发展浙江,对于浙商到海西发展非常支持,海西对浙商来说也有很多机会。

在接见会上,浙商也纷纷表示出对投资海西的热情。浙江省能源集团已经在海西投资了总计11亿元的风电和光伏项目。副总工程师王学根认为,海西未来能源发展空间巨大,省能源集团希望能参与投资“风光伏一体化项目”,并且可以凭借产业链优势助力海西能源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同时在垃圾发电、社会基础项目配套方面作出贡献。

新获“风云浙商”荣誉的山屿海集团董事长熊雄希望以文旅产业方面的企业特色助力海西发展。大美青海,魅力海西,熊雄希望可以通过自身旅游资源带动东部人群到海西来走一走、看一看,传播海西旅游特色。

包括浙江万华不锈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丰,浙商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伟达,杭州三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施国荣,浙江东阳黄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纯心,浙江银卡集团董事长张敏,海亮集团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基地拓展部总经理张刚等浙商出席相关活动。

当日,召开海西州浙江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大会、百名浙商进海西招商引资洽谈会。成立大会上,青海茶卡天空壹号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平当选首任会长。张建平会长倡议:浙商们,集结起来到海西投资去,浙江是我们的故土,海西是我们的热土,融合在一起就是钢筋混凝土。

张建丰回忆:“记得1991年,第一次去青海油田格尔木炼油厂,我们从温州出发头尾整整走了四天三夜,区间还要不停的动用“海陆空铁”才能抵达。就在去年我六次去格尔木,也基本是在成都、西安或西宁转机,耗费时间太长,旅途很老累。如今两地通航,5小时35分钟就直达,必将给两地带来了很多激动人心的事情。放眼温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国家战略新发展机遇,推进我们温州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立足新温州,走进西部大开发,也是温州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此次“百名浙商进海西”活动,由中共海西州委员会、海西州人民政府、浙江省对口支援青海海西州指挥部主办,中共格尔木市委员会、格尔木市人民政府、海西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西州工业和信息化局、海西州工商业联合会、《浙商》杂志社承办。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