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徐德财)历史奔腾,山河巍然。位于长白山脚下的吉林省白河林业局风雨兼程走过了50个春秋。白河人在茫茫林海间,与山同歌、与水共舞,用奉献和担当托起了守护森林、造福人类的初心与梦想。
6月10日,是白河林业局建局节。1971年6月10日,白河林业局正式建局。
五十年前,怀揣“奉献林业、建设祖国”的使命,一群创业者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人迹罕至的长白林海,在美人松故乡展开了第一次创业。
伴随着豪迈的誓言,老一辈创业者用原始的工具,炮崩卧牛石、担土筑路基、千军齐上阵、日夜大会战……仅用三年时间便完成了建材生产、铁路建设、林场建设、贮木场建设、农副业生产5个大会战,于1974年7月1日提前投产,向国家发出了第一车木材, 被当时的国家林业部和省林业厅誉为“白河速度”。
老一辈在用艰苦奋斗的作风谱写出可歌可泣创业史诗的同时,也为白河铸就出“创业拼搏、争先奉献”的企业精神。在这一精神的感召下,一代代白河人勇往直前,用智慧和汗水唤醒了沉睡的深山老林,以坚实豪迈的脚步把长白林海的宝贵财富输送到祖国各地、大江南北。50年,白河林业局累计为国家生产木材1200多万立方米,有力地支援了新中国的发展建设。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白河人居安思危,开始探索防危兴林的新路。制定“飞鸟战略”、进行全面整顿、开展“创六好、学吉化”活动……到1992年秋,白河林业局总体建设项目和刨花板厂项目正式通过国家验收,白河已从单一的木材生产企业,发展成为一个集林、工、商、贸、游为一体的新型现代林业企业。
20世纪末,全国林业“两危”现象加剧,木材产量大幅削减,各种弊端也逐渐显现。激流行舟,不进则退。新世纪之初,白河人抓住国家实施“天保工程”之机,果断开始了以“体制改革和二次创业两条腿走路”的战略转移。
2004年,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多方位体制改革拉开帷幕。通过“三改、两分、一剥离”,到2006年年底,完成股份制改造16家,并将文教卫生等16个社会职能单位划转给长白山管委会,在全州林业率先完成了对社会职能的剥离,为白河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二次创业中,企业采取压缩成本、强化营销等手段,使木材生产效益逐步提高。同时,项目建设与资源开发也开始大踏步前进:光明水电站项目启动,和平滑雪场投入运营,清华大学长白山绿色食品基地挂牌,野生果酒和山野菜开始生产,五大基地初见雏形,“林海人家”家庭旅馆逐渐做大……一个个新项目的落地生根,打破了林业“独木支撑”的陈旧格局,白河的产业结构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2015年,全国范围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停止,重点国有林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睿智的白河人早就将良好生态作为企业发展之首,持之以恒地狠抓森林资源保护。近年来,又按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站高望远,设立了一个家级森林公园、一个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和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为珍稀动植物的繁衍生息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建设了覆盖全区的森林管护网络,建成了现代化的森林消防监测系统,加强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开展了大规模的营造林活动,使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强化底线思维,破除困难和阻力,依法拆除违规建筑,确保了生态安全,也让职工群众更懂得生态价值,更理性地投入到发展建设之中。
东风正劲自当高歌远行,进入新时代,白河开始向着全新的高度奋力攀登。新一届班子审时度势,精心谋划了企业发展规划和八大类产业项目,把“三大山水产业”作为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聚能集优、破旧立新,在森林旅游方面,盘活资源资产,与多家公司强强联手,开发出夜游大戏台河、森林穿越、户外露营和攀岩、速降等多个新项目。在森林矿泉开发方面,充分发挥“世界三大黄金水源地”的独特优势,设立矿泉产业园,成立森林水公司,与全国知名企业展开了深度合作。在林下特色经济上,重点打造职工参与度极高的“富民”项目,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大力支持,一条职工致富、产业转型与生态环保相结合的多赢之路正从白河向大山外延伸。
思路对头,道路越走越宽;政策对头,干劲越来越足;谋划对头,发展就越来越顺。2019年,长白山在黄松蒲林场设立游客集散地,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获得国家批准,次年,公园基础建设全面展开。2020年6月,长白山森工集团第一个矿泉水产业项目——康乃尔天然矿泉饮品厂复工建设;8月,长白山首家户外运动主题公园——红石峰景区投入运营。2021年3月,4个项目被省国资委确定为“央企进吉林”项目,并向90多家大型央企进行了推广介绍……
“绿色发展”理念的持续撬动,让白河的“山水文章”浓墨重彩。“三大产业”的齐头并进,让白河的绿水青山正在变成一座座金山银山。
到2020年年底,企业实现林业总产值8.4亿元、总资产11.2亿元,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达到65638元,是十年前的3.2倍。
“建设生态、富庶、文明、和谐白河,让职工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今天决策者的理念,承接于一代代的兴林人。从建局时起,白河人就在“兴常青伟业”的同时,千方百计“为子孙造福”:抓教育、办医院,通道路、建新楼,兴文化、育人才,白河在“初心与使命”中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进入新阶段,企业虽然移交了社会职能,但“一切为了人民”的初衷始终没有变。新时期,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一项项惠民措施也在不断落地,职工群众在期盼的满足中获得感明显增强。
与此同时,“白河文化”正在催生着更大的正能量:深层次的学习培训,让员工素质不断提升;党建群团活动,让党员干部的责任感显著增强;廉政教育的深入推进,让党风政风社风持续提升;健康向上文体活动的频频举办,更是凝聚了人心、增强了士气,激发起整个林区爱党爱国、敬业奉献的极大热情。
“生态、富庶白河”的建设,让白河人的幸福感、自豪感越来越强;“文明、和谐白河”的锻造,正引领着白河人向着更好的生活奋力奔跑。
如今的白河,产业发达、生态优良,社会稳定、民富局强,到处呈现出一派政通人和的繁荣景象。白河林区已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全国最美林区。
“天翻地覆慨而慷,人间正道是沧桑”。从艰苦创业、播种希望,到二次创业、稳固根基,再到转型发展、收获梦想,白河儿女共同走过了50年的奋斗历程。
五十年沧桑经历,五十年岁月如歌。
五十年来,白河的广大干部职工同甘苦、共患难、齐奋进。
五十年,白河人用责任与担当践行了初心使命。
五十年,白河人用百折不挠、敢为人先的精神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梦想。
东风浩荡满眼春,万里征程催人急。站在建局五十周年的历史节点上,拥抱着建党百年的伟大目标,白河人又将梦想沿着新征程延伸:
“全面实施‘四位一体’发展战略,通过生态立局、产业强局、依法治局、文化兴局,把白河建设成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发达、人民更幸福、企业更强盛的美好家园!”
身处伟大时代,追赶时代大潮,白河人正在新一届班子的带领之下,舒壮丽画卷,聚磅礴伟力,在新时代的绿色海洋中,乘风破浪,奋勇前行。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