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王永范 报道)7月13日上午,在吉林省珲春市公安局的精心安排下,小玉(化名)与亲生父母张先生、刘女士在北京市举行认亲仪式。至此,失散了33年的小玉再次回到亲生父母的怀抱,伴随着现场喜悦激动的泪水,一段阻隔了33年的亲情再次被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民警跨越千里,远赴多省市帮助寻亲,助力团圆的感人事迹也被传为佳话。
事情还要从33年前说起。1988年春节过后,张先生和刘女士带着不满两岁的小玉到河南省南阳市省亲,于3月27日在郑州火车站倒车中转返回老家河北省高碑店市。由于恰逢节后客流高峰,小玉他们所在的郑州火车站陇海候车室内挤满了南来北往的旅客。心疼妻子的张先生为还在哺乳期的刘女士买来了食物,并试图劝她吃点东西。一直精心照料着小玉的刘女士拗不过丈夫的关爱,一边与丈夫说着话,一边不自觉地放开了抱着的小玉去拿食物来吃。对于常人来说这仅仅是旅途中再平常不过的一个画面,然而对于张先生和刘女士来说却是一个噩梦的开始。就在刘女士与丈夫说着吃不吃东西的这一瞬间,女儿小玉已经不在身边。夫妻俩的第一反应是赶快寻找。
在偌大的候车室内,张先生和刘女士二人一边喊着小玉的名字,一边焦急地逐人询问,逐排逐座寻找,甚至连座椅下、候车室的角角落落都没有放过,然而找遍整个候车室后并没有发现小玉的影子。焦急的二人当即向站内派出所求助,在警方的协助下也依然没有小玉的下落。随后张先生和刘女士分别向高碑店和南阳老家发了紧急电报,将孩子丢失的情况告知双方的亲属。得到消息后,小玉的舅舅、姨妈、叔叔、大爷、姑姑等亲属相继赶赴郑州市帮助寻找。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内,张先生和刘女士每天不厌其烦地向过往旅客及周边的群众打听小玉的消息,饿了就啃几口干粮,累了就在候车室的座椅上眯一会,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两个多月。当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后,他们只好无奈地回到了老家高碑店。
挣点积蓄之后他们又继续开始寻找,期间只要是听到一点关于走丢小孩的信息,或者说某个地方抓了个“人贩子”他们都要过去寻找核实,希望在茫茫人海中找回丢失的小玉。有一次,小玉的爷爷听说某地有了孩子的信息后,就激动地只身前往,由于年岁大,身体欠佳,再加上对孩子的思念,在寻找的途中不慎患病,在救治过程中曾因精神恍惚错把大夫开的4天的药量一次吃光,险些丧命。像这样的寻找历程一直持续了30多年,然而直到老人去世都没有完成寻找孩子的心愿。说到这里,刘女士不自觉地又留下愧疚的眼泪。
后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打拐”工作的深入开展,公安部建立了完善的“打拐DNA系统”。寻女心切的张先生和刘女士听说可以通过DNA比对的方式查找亲属,便先后于2000年、2005年两次到公安机关进行血样采集入库,并完善相关信息。然而十多年多去了小玉依然杳无音讯。每时每刻都在思念孩子的刘女士一直觉得对不起孩子,一边揪心孩子的安危,一边为当时的疏忽自责。
与亲生父母失散后,小玉几经波折来到了山东曹县的养父母家。从小就懂事善良的小玉虽远离亲生父母的怀抱,却深得养父母疼爱。可随着渐渐长大,了解自己身世的小玉在心里暗暗萌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大概知道自己丢失地点后,小玉曾前往河南郑州寻亲,并求助当地的媒体协助。可茫茫人海中,寻亲并不是那么容易和顺利。面对无果而终的寻找,小玉告诉自己要坚强,因为她始终相信善良的人会有好的归宿,自己也一定能够找到亲生父母。
2021年1月以来,在公安部的部署下,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以查找失踪被拐儿童等为主要内容的“团圆”行动。珲春市公安局以此为契机,对“全国打拐DNA系统”内被拐卖、走失儿童的案件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并依托该系统积极完善父母寻找失踪被拐儿童信息,广泛采集疑似被拐人员数据,及时组织技术比对核查,扎实开展积案攻坚工作,将开展好“团圆”行动作为深入开展公安机关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落实“十百千万”为民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6月初,负责“团圆”行动工作的珲春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贾琦和同事在工作中发现了小玉的线索,并着手开展相关查找工作。最终在省公安厅刑侦局及州公安局刑侦支队的大力支持下,帮小玉成功比对出亲人信息。接下来,民警又先后远赴山东、北京、河南等地进行实地走访核实。通过再次采血比对,核实确定小玉与张先生、刘女士的亲子关系。
“6月份接到吉林珲春警方的电话,我的内心激动不已,脑子一下子不受控制了,手也开始颤抖,不敢相信失散这么多年的孩子有了消息,接下来民警实地来走访核实也让我们老两口的心里更加踏实,真的不敢想失散了这么多年的孩子找到了。”张先生逢人便讲述着近一个月来寻找女儿的惊喜与激动。
“失散了30多年,太想念了,民警联系我们后就激动不已,后来到家里来走访核实以后,我这心里也是紧张和激动,又一次看到了希望和曙光。接到确定信息后很激动,很开心,真心感谢谢吉林的好警察帮我们找到女儿,帮我们圆了30多年的团圆梦。”在认亲现场,周女士紧紧地握住民警的手,一度哽咽着表达对民警的无尽谢意。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