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张建丰 保吉坤 报道)瀚海戈壁柴达木,金色世界德令哈。2021第五届“最美浙江人•最美天使”,“苍生大医陈水芳”。陈水芳是浙江援青专家、青海海西州人民医院院长(援青)、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陈水芳积极参加援非工作,获总统签发骑士最高勋章,并收到商务部办公厅点名表扬函。陈水芳远赴菲律宾参与台风“海燕”救援,“下沉”到宁波北仑,将优质医疗服务送往基层。陈水芳把浙江技术和浙江精神带到大漠戈壁、雪域高原,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浙江援青精神。援青期间,陈水芳将荣获“浙江大学好医生奖”的15万元奖金悉数留在青海海西。陈水芳的坚守和执著,为患者健康提供了坚强保障,真正验证了他一直践行的“感动式医疗服务”。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浙江对口援青的第11年。从气候宜人的江南水乡到海拔3000米的青海海西州,可爱又可敬的浙江援青专家,把青海视作“第二故乡”,一棒接着一棒干,用智慧和汗水扛起责任。在高原戈壁上书写新时代精彩答卷。
“留给我们奉献高原的时间非常有限,我们一定要珍惜宝贵的援青时光,把最好的经历与回忆留给青海,把最好的技术才华、长效机制与精神风采留给青海,做一个有情怀有价值的新时代可爱援青人。”陈水芳坚定地说。
2019年7月,陈水芳飞往2200公里外的德令哈,德令哈是一座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高原边陲小城,这里成为他新的“战场”。陈水芳以院长和呼吸内科专家的双重身份,开启医疗援青之路,在海西州人民医院工作期间,他和同行的第四批浙江医疗援青专家团一起,为当地引入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发展思路,全面促进海西州人民健康的保障,提升海西州人民医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
陈水芳积极争取援青资金和项目支持,推进“消灭一种病”的长效机制建设,使海西州在涉藏州县率先实现手术患者包虫病清零。
陈水芳倾情投入援青工作,示范推行亲人般“感动式服务”理念,着眼技术传帮带及医疗民生“五大中心”建设,积极开展无痛气管镜100多例,培养了 3 位掌握该技术的本土专家,还推进无痛分娩、微创腔镜等技术,成立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一体化产房,建立了全程母婴安全医护服务机制。
陈水芳以标杆式形象践行新时代浙江援青精神,让海西州各族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最多跑一次”的优质医疗服务,部署推进了覆盖全州的“海西州移动健康一张网”,近百名专家可以24小时远程会诊进行技术指导。
团结奋进、耐苦奉献、务实创新、融合共赢是浙江援青精神。陈水芳用实际行动来书写。2019 年,他把荣获“浙大好医生”的15 万元奖金,自愿全部捐献给海西,资助数十位贫困农牧民,并捐献 20 辆共享轮椅。在新冠疫情防控关键时刻,陈水芳放弃休假在海西过年,勇于参战,还积极动员亲朋好友为海西州人民医院筹措防护服、护目镜及 N95口罩,带头向疫区捐款 2 万元。2020年,他被海西州委组织部授予“抗疫先进称号”,还被州委评为“对口援青工作先进个人”,海西州人民医院被评为“青海省抗疫先进集体”。2021年,陈水芳荣获“青海省优秀共产党员”、“青海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第五届浙江省“最美浙江人·最美天使”等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党员,为群众排忧解难是我的责任和义务。”陈水芳朴实地对我们说,从戴上党徽那一刻起,为民服务的使命感就揉进了他的骨血,他将用一生去践行。
2020年初,陈水芳在从西宁回德令哈途中,紧急救治了西藏日喀则一位贫困藏族母亲的七个月大的危重小孩。陈水芳不仅给病孩免费救治并自费捐赠6000元。当孩子治愈出院时,陈水芳感到非常高兴,激励自己要奉献前行。
最近,陈水芳又在搞医教联合,为一位多年奔波看病无果的低保残疾少女实施免费手术救治,动用全国一流资源进行医治,该病人已经康复出院并可自行行走。
有句歌词说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浙江援青干部人才将继续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开启浙江援青2.0版”的温暖事业而努力在奋斗。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