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胡女士诉某平台侵权纠纷一案。法院判决平台赔偿胡女士投诉后平台未完全赔付的差价243.37元及订房差价1511.37元的三倍支付赔偿金共计4777.48元。作为8.5折优惠价的“钻石会员”,不仅没有享受优惠,反而多支付了一倍的房价,这种价格歧视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近期,从国家到地方都出台了针对性举措,剑指“大数据杀熟”,比如,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对<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近日公布,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不过,《经济参考报》调查发现,在一些领域,平台“杀熟”情况仍然存在。
北京市消协曾建议,采取技术手段和技术设备,建立相应的大数据网上监管平台,针对网络信息平台进行全天候的在线监管,提高对各种隐性大数据利用违法行为的查处能力。同时,可建立诚信激励和失信黑名单制度,一旦发现企业存在通过“大数据杀熟”损害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的行为,不仅要对其给予行政处罚,还要将其纳入诚信黑名单。(乌梦达 鲁畅 邰思聪 参与采写:邱兆翔)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