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王永范 报道)8月17日,中国报道网政法之窗栏目组走基层来到吉林省龙井市开山屯镇爱民村。在这里见到了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金龙国、东北电力大学包保帮扶单位驻村第一书记杜国胜及驻村工作队员们。经过村集体与驻村工作队多年帮扶努力,爱民村正阔步迈向乡村振兴新征程。
夯实理论基础,加强党建引领。爱民村重视加强党建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网络阵地开展教育。协调龙井市环境保护局共同创设朝鲜语和汉语双语党课讲授模式,使汉语能力较弱的村民党员也能够原汁原味地领会新思想。通过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的配合,教授党员同志使用和学习“新时代e支部”及学习强国APP,提升党员理论素养,加强党员干部网络教育时效性。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建立微信群,加强流动党员小组管理,做好政策方针传达,关注其生活状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克服艰苦条件,迈出致富第一步。爱民村先后与东北电力大学、龙井市社保局、龙井市环保局建立包保帮扶关系。结合爱民村实际情况,组建成立了龙井市东电怀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现有五行玉米收割机1台、黄豆收割机3台。在农机合作社的带动之下,村内种地户的收益提高了,同时为村内提供了好几个就业岗位,合作社两年为村集体增收7万余元。
开拓思路创新模式,让农业形成产业链条。不断探索“党建+精准帮扶”的工作模式,稳固脱贫成效,壮大实体经济。建立肉鸡基地,肉鸡场每年可分配效益资金22.8万元,光伏发电效益金2万元。协调省级包保部门东北电力大学先后投资建设的村民互助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龙井市东电爱民食品加工有限公司三个扶贫产业项目,形成独具特色农村产业发展模式。
整合现有资源,建立长效保障机制,形成了生态、环保、高效的于一体的小型产业链。做好笨榨大豆油质量监管和卫生监督,打开销售渠道,坚持以本地销售为主,外地销售为辅,开展线下销售和线上营销模式,通过产品质量效应,提高产品知名度,真正做到让百姓吃上放心油,建立起以原料生产到产品销售“一条龙”发展模式。
提升治理水平,加强便民服务。爱民村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理念,协调龙井市环保局栽种杨树400余棵,绿化河渠两侧,美化环境。以主题党日为活动载体,和驻村干部、村党员干部清理村部各组垃圾,为爱民村创造生态美丽环境,荣获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文明村镇殊荣。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了小流域河道治理工作、水源地改造工程,加固堤坝、扩宽河渠。对新建60平方米村卫生所房前地面进行升级改造,方便村民看病求医。完成二组道路两侧围墙的改造,加强美丽庭院建设工作。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注重建立长效服务机制、村民参与机制,发挥爱民村村民的主体作用,完善村规民约,改善人居环境。
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金龙国表示,如今的爱民村基层组织有力,基础设施完善,宜居、宜业、宜游,他要率先垂范,做爱民村致富的榜样,创先争优的楷模,不断提升村民们致富的信心,把爱民村建设成绿色、和谐的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