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李鹏飞)我时常会想起我的小学老师,总想用文字把我的小学同学和我对远在河南的小学班主任老师的师生情谊记录下来。随着教师节越来越近,这种想法更加强烈。
我的小学班主任老师叫熊世珍,今年80岁了,现在河南漯河生活。
今年夏季,河南刚刚遭受到百年不遇的洪水侵袭,又迎来了外来新冠病毒的侵入,一直在关心着那里的情况,关心着我的小学老师和家人。刚才,用微信和我的小学同学王晓东进行了联系,他现任河南漯河日报新闻摄影部主任,也是我小学老师的儿子。晓东回电话说,洪水漯河没受什么影响,新冠病毒也没有确诊病历,但是疫情防控还是很严格。还说很多同学都很关心老师,都和他联系,询问那里的情况。得知老师的身体和家人一切都很好,作为小学同学曾经的班长,我为我的小学同学在与老师阔别东北近40年后,还那么关心老师,还保持着亲密的师生感情而感动和欣慰。
在我的小学同学中,有杰出的科学家、学术带头人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贵宾教授。有在海南曾任海口大学老师,现在建筑领域从事诉讼代理,较有名气的律师苗增国。有在江苏昆山从事模具制造,产品远销国内外的民营企业家徐延利。有在秦皇岛从事家居装饰装修,业内深受欢迎的王民。还有在北京、承德、青岛、长春、吉林、珲春等不同城市以及在东北家乡工作创业的小学同学们。无论他们身在何处,从事什么工作岗位,或是自我创业,他们身上都有一种宝贵的品格,那就是善良、勤奋、热情、感恩。对工作、对事业、对生活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尤其是对老师、对同学那份诚挚的师生情、同学情,更是让人难以忘怀。
在我的小学同学都年逾五十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去河南看望我的小学老师。我的小学老师也在年近七十的时候,从河南回东北林区曾工作生活过的地方,来看望她曾经教过的学生。我还记得2016年8月8日,小学同学毕业37年后,回家乡黄泥河林业局组织参加第一次同学聚会的情景。记得当时小学毕业时大概50名同学,相聚了40多名,充分体现了家乡同学和外地同学这种相互关心,相互牵挂,渴望相聚的同学之情。
这种同学之情也印证了我们从小在大山里生活成长,家乡的父老乡亲,家乡的山山水水,所赋予我们的优良品格,同时更离不开我们小学班主任熊世珍老师对我们的启蒙教育。是她作为当年黄泥河林业局林场子弟学校优秀教师,将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和对学生慈母般的爱融入了日常教学的点点滴滴。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是非对错,什么是美好丑恶,让我们知道了关心集体和团结友爱,更让我们悟懂了面对困难要勇于拼搏。这些良好的品格,对于我们的成长,尤其是对于我们走向社会,面对工作、面对生活、面对坎坷、面对挫折,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我们终生受益。
1984年还在高中上学的我,听说了小学班主任熊老师全家已经迁回河南老家的消息,想到以后再很难和老师见面的时候,当时自己心里很失落,难过了好一阵子。一直到参加工作多年,我始终都在想念着我的小学班主任熊老师。
对于怎样才能联系上老师,找到老师,这是我心中始终放不下的一个问题。只要心中有所念,凡事必有回报,许多年后的一个饭局上,与当警察的同学说起老师的事,同学提醒我,可以直接打老师所在城市的114查询老师家的电话呀,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第二天上午,就拨打漯河的114,正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真的查询到了我老师家电话号码。当拨通老师家的电话时,接电话的正是熊老师。虽然快20年了,但是听到老师熟悉的声音,我仿佛又回到了小学时的课堂上。我主动说出了我的名字,我在电话里能感受到老师当时喜悦和激动的心情。老师问了许多我的情况,我也问了许多老师的情况,我们在电话里聊了很久很久。
后来,熊老师的女儿告诉我说:“鹏飞哥,你知道吗?俺妈接到到你的电话后别提多高兴了,放下电话就给我们打电话,让我们姐妹晚上全回俺妈家一起吃饭。当时,俺们还纳闷,又不是过节,俺妈有什么喜事这么高兴。晚上我们一到家,俺妈就问我们,你们猜,今天谁给我打电话了?”“看我们猜了个遍也没猜出来,俺妈得意地说:‘是我的学生李鹏飞’。这我们才明白俺妈为什么让我们全回家吃饭,为什么这么高兴。可是你给他打电话,我们上哪能猜出来呀!”
联系上了熊老师,完成了自己心里埋藏了许久的一个愿望,也犹如一块石头落了地。春节的时候,我给熊老师寄去了她曾在东北长白山林区工作生活过的特产,木耳和蘑菇。并寄上了一张贺年卡,写上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也倾注了对老师的祝福。“天涯海角有尽头,只有师恩无尽处”。老师收到贺卡打来电话说特别高兴,并说不要再寄东西了,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交通也发达,在当地什么特产都能买到。虽然现在什么地方的特产在任何城市都能买到,但是我却认为这不只是一份特产,而是作为学生对启蒙老师的一份感激之情。而我的老师也寄来了河南的一些特产,尤其是听说我儿子快结婚的消息,还特意寄来了好大一包棉花,让我们给儿子做婚被用。
后来我到珲春工作,老师带领两个女儿和两个外孙到长白山景区内的白河林业局亲属家。在我的盛情邀请下,年近70岁的老师又不辞辛苦,犹如母亲看望儿子一样,带领女儿和外孙坐了5个小时的大客车,到珲春来看我。我带着感恩和感激之情陪同老师游览了素有虎豹之乡看虎豹,三国相邻望三国之称的中朝俄三国交界的边境开放城市,一眼望三国的防川景区和中朝俄海关国门口岸。
2017年的教师节过后不久,我又一次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心愿,去漯河看望老师。当我坐了一夜的卧铺,早上到达漯河火车站的时候,我的老师和老伴王伯父,还有我的同学王晓东,早早地就等在了那里。犹如远方的儿子回家一样,老师拉着我的手,漫步在双汇河边,讲述着她刚到河南时对东北林场学校工作生活的思念。由于到漯河后,老师被安排到农委工作,离开了近20年的教师岗位,使得老师当时更加怀念她从事教师岗位时的时光。晚上,老师又把全家人招集一起吃饭,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孙女、外孙,一大家人边吃边畅谈,述说着多年的情谊。这一次,我和老师的家人讲起了多年对老师的想念和联系上老师的经过。一家人不但把我当成了老师骄傲的学生,更是把我当成了老师的家人。
这一次,老师还翻出了当年我寄给老师的贺年卡,还找出了我们小学毕业时的全班毕业照片,还有一些其他同学的照片。后来,我把这些发到了小学同学微信群,我的好多同学深受感动,不远千里也去河南漯河看望我们的小学启蒙老师。不管哪位同学去看望老师,老师都会像接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特别的高兴。
我的小学班主任老师就是这样,犹如她当年教学的时候,对每个同学都一视同仁,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不偏不倚。不管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学习成绩差一些的学生,只要有优点、有进步、有成绩,都给予肯定和表扬。不管是谁要是犯了错误和发现不足,都及时给予批评和指正,所以我们班的学生都很佩服和敬重我们的老师。我们的老师在我们小时候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和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这是我们人生经历中最宝贵的收获。我为有这么好的小学班主任启蒙老师而骄傲自豪。
在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我更加想念我远在河南的小学启蒙老师,更加难忘启蒙师恩情。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