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杨虹)为加快推进“作风建设年”行动再强化再深入,吉林省珲春市于2021年9月全面打响“作风建设年”百日攻坚战,确保在“作风建设年”最后阶段力求作风整治不走过场,力促作风整治取得实效,强化作风建设学深悟透,推进作风建设显著提升,确保作风建设抓常抓长。同时以12月31日为最后完成期限,按照各环节只能快不能慢、只能早不能迟的原则,确保按时间节点加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真正把作风建设整治的成效体现在发展环境的优化上、经济发展的提速上,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一是突出“严”的实效,筑牢作风之基。按省委、州委“作风建设年”有关文件精神,珲春市委组织部牵头召开“作风建设年”百日攻坚动员部署会,市纪委监委、巡察办等7个责任单位高度重视,联系自身实际,科学制定本部门具体推进方案,把当前和今后作风建设重点工作任务细化到每一项、阶段安排分解到每一周,确保所有工作、所有步骤,高标准严要求。全市各部门按照《珲春市“作风建设年”百日攻坚行动推进方案》,以倒排时间表和任务推进表的方式落实,确保珲春市作风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是拓宽“查”的方式,找准问题矛盾。2021年,按照省州文件要求,珲春市各单位部门全体干部,围绕作风建设突出问题进行自查整改,全市干部自查问题数量1030个,整改问题数量902个;珲春市委组织部会同纪委监委、巡察办等责任部门深入开展监督检查、明察暗访工作,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批评教育,对违规违纪问题快速查处,截至目前,共明察暗访20次,共通报5起,围绕重点工作督查39次,形成督查报告(专报)39期,在全市内起到警示作用。并且为确保作风建设整治无盲点,珲春市围绕企业、群众开展问政问计问需“三问”活动,开展座谈会、设立征求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公布举报公告、开通举报热线、邮箱,全方位多角度对问题线索进行征集,在珲春市两新组织及非公企业主等百余家工业企业、内外贸企业,市青商会、河南街道小微企业联合会,珲春市“两新”组织及非公企业代表座谈上,发放《作风问题征集意见表》征集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问卷200余份,整理出关于各单位问题个数90余条,为珲春市开展作风攻坚行动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解学“实”的需求,推进民生落实。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全市党员干部共同参与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落实。截至目前,在职党员进社区对接兑现“微心愿”活动中,共认领“微心愿”4123个,已兑现“微心愿”2087个;在确立的全年902个实事项目中,已完成546项。其中20项重点项目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项目的开展推进情况,主动接受群众、媒体和社会的监督,确保兑现承诺,让群众满意。珲春市政务服务开展的“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工作。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线下进一门、现场一窗办”,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目前,纳入市政务大厅的办理事项1510项,进厅比率达到91%。其中20个部门的1103条政务服务事项拟纳入“无差别”一窗受理,为珲春市“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是锚定“新”的角度,营造舆论氛围。为进一步拓展宣传效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珲春市在运用新闻宣传、言论评论、典型宣传等传统的宣传方式的同时,也进行积极的探索。在图们江报、市广播电视台开通“作风建设年进行时”专栏,全媒体推送各单位开展“作风建设年”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果,截至目前,珲春市各级媒体共报道作风建设相关工作内容64次;下一步,将制作推出“作风建设 永不止步”系列宣传短片,短片中会将作风建设相关成果以数据新闻的形式直观展现,以多种形式让作风建设深入人心。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