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上的云和 童话般的云和
中国报道讯(张建丰 报道)10月21日—22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办、浙江省云和县人民政府承办的全国山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论坛在丽水市云和县召开。
本次论坛为期两天,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委领导,中科院、清华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贵州、四川、湖北等中西部省份典型山区县代表齐聚云和,走进云和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乡镇、企业、社区考察,围绕“共同富裕目标下的山区县域新型城镇化愿景”开展对话交流。
论坛期间,除作主旨演讲、报告发布、经验交流、主题对话等外,还将发布全国首个山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数。
据了解,山区县占我国县域总数的近三分之一,总体发展较为滞后。在山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实践中,不少山区县立足实际,探索出适合本地特点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浙江云和县、四川邛崃市、贵州凯里市、湖北兴山县等逐步探索形成“小县大城”“县城+重点镇”等不同模式的山区特色新型城镇化路径,实现了人口集中、空间优化、要素集聚和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走上了内生良性发展的道路。
此次论坛的开展,旨在全面总结我国山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成就和经验,深入探讨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目标下的山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形势、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为山区县域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指引。
“今年是云和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20周年,云和为山区县域新型城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和强大的理论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城市战略部主任荣西武表示, 在云和召开这次论坛,对总结成功经验做法,树立山区县域样板,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云和地处浙西南地区,是革命老根据地,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热土。
2001年以来,云和县结合自身山区实际,提出了“小县大城”战略,遵循着省委“八八战略”指引的方向,云和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一以贯之不断深化提升“小县大城”,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山区城镇化之路:
人口、产业、功能、资源要素不断向28平方公里的县城规划区集聚,全县80%的人口在这里居住、93.4%的学生在这里就读、96%的企业在这里集聚发展,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3.1%。
“十三五”期间,云和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向上向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54.34亿元增加到2020年86.99亿元,年均增长9.4%,近3年增幅均位居全市第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五年间,云和梯田创成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木玩童话小镇入选省特色小镇创建名单。获评中国十大品质休闲县,成为最受欢迎的浙江十大旅游目的地,并入选全国首批民宿产业发展创建示范区。
五年来,云和大力开展“无违建县”创建工作,成功创成全市首个省“无违建县”。纵深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荣获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秀县、万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省级示范县和“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五年来,云和始终守牢生态环境的底线,持续彰显生态优势。空气质量优良率和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均达100%,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在中国内地率先发布环境空气质量健康指数,入选全国首批环境与健康管理试点,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居全省第一。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同时也是“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实施20周年。云和将大力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为打造全国山区新型城镇化样板县域“重要窗口”、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云和而努力奋斗。
2001年以来历任云和县委书记、县长:虞红鸣、廖思红、张建明、丁绍雄等参加相关活动,各位老领导围绕“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实施20周年主题,话往事、忆初心,各抒己见,就云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真知灼见。大家纷纷表示,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云和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山区共同富裕样板县出谋划策、作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